2)483 误判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反对,倒不是导师大人小家子气,准备拉托洛茨基的后腿,而是他认为这种想法很扯淡:“东方方面军还在乌拉尔城地区,离彼得格勒有几千公里,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将他们运到东普鲁士?”

  这个理由确实很现实,如今东普鲁士的情况是救急如救火,时间就是一切。千里迢迢的从乌拉尔地区抽调兵力,不等这两个师抵达彼得格勒,东普鲁士的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列宁还认为:“围歼邓尼金的战斗已经打响了,这个时候从一线部队抽调精锐部队,必然会全盘打乱作战计划,这不是胡闹吗?”

  实际上托洛茨基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他的方案一点儿实施的基础都没有。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从彼得格勒军区抽调部队,然后从海路赶紧地送往柯尼斯堡。

  一番争论之后,负责充当雇佣军的部队被选了出来,即刻开拔的是国家政治保卫局下属的格鲁乌特种部队第二旅,而在稍后登船起运的是曾经参加过芬兰内战的原志愿军第二师,这个师是图哈切夫斯基的老部队,刚刚才返回彼得格勒,经过重新整编之后,该师原本将被调往乌克兰归伏龙芝指挥,不过现在看来伏龙芝是用不上这只精锐部队了。

  志愿军第二师,也就是现在的近卫步兵第一师。这个番号原本属于以红鹰团和边防警察部队为主的志愿军第一师。不过随着国家政治保卫局和格鲁乌成立,红鹰团和边防警察部队被抽调充实到了格鲁乌。他们留下的荣誉番号就由原本志愿军第二师中抽调出的兄弟部队继承。

  不过这个师也算是相当奇葩了,短时间内连续的更换番号,从志愿军第二师变成近卫步兵第一师,然后一眨眼就变成了eo公司的雇佣军,被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授予了“外籍第二战斗纵队”的番号。

  另外多说一句,“外籍第一战斗纵队”就是格鲁乌的第一旅和新派往东普鲁士的格鲁乌第二旅。这两个旅的番号分别是“外籍第一战斗纵队”第一旅和第二旅。

  当然,光增援一个师外带一个旅还是不够的,只不过暂时红军只能抽出这点儿兵力了,按照列宁和托洛茨基的安排,如果东普鲁士战斗顺利,很快将再从红军抽调两个师前往支援。

  当然,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战斗不顺利,李晓峰不能按计划给毕苏斯基一点儿颜色看看,那么后面的部队也就没有了。

  在“外籍第一战斗纵队”第二旅刚刚装船起运的同时,李晓峰也给留守柯尼斯堡的帕维尔下达了命令:“立刻抽调三个师,迅南下赶往华沙战场。务必在两天之内抵达莱吉奥诺沃!”

  不得不说,帕维尔也真豁得出去。在接到李晓峰命令的同时就毫不犹豫予以执行。根本就没有想到东普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