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8 内斗无处不在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尔什维克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肆肃反,有反革命嫌疑的人就会被立刻逮捕,你倒是告诉我怎么避开契卡的耳目去暗地里积蓄力量!”

  “你这根本是危言耸听!”萨文科夫顿时不服气了,“契卡在肃反不假,但是你也必须看到,这个机构才刚刚成立,能力还相当有限,只要我们加倍小心一些。完全可以避开他们!”

  “胡说八道!”切尔诺夫顿时急红了眼,“契卡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这半个月来,我们有多少同志和同仁栽在了他们手里,需要我告诉你吗?立宪民主党已经被他们折腾得大伤元气了,你是想让我们重蹈他们的覆辙吗?”

  顿时,以萨文科夫为代表的激进派和以切尔诺夫为代表的立宪会议拥护派吵了起来,双方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社会革命党右派的中央委员会比菜市场还热闹。

  表面上看,这两派人纯粹只是路线之争。但实际上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随着克伦斯基被捕入狱,以及社会革命党分裂成左右两个党派。社会革命党内部的权力纷争十分激烈,甚至一点儿也不比布尔什维克内部的斗争气氛差。

  在这样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气氛里,社会革命党右派的各路大佬必然要使出浑身解数去争夺话语权,萨文科夫和切尔诺夫不过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代表而已。

  比如,萨文科夫之所以坚持要搞政变,要搞军事斗争,不是这货觉得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他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之所以有这样的坚持,无非是这货跟军方的关系不错,和科尔尼洛夫、卡列金、邓尼金等人有交集,代表了社会革命党右派中军队方面的势力。为了迎合军人的要求,他才会表现得那么亢奋和激烈。

  而切尔诺夫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位原本就是社会革命党中最富有盛名的理论家之一,二月革命之后,革命立场一直在中左、中右之间不断的摇摆。不过从立宪民主党临时政府的四月危机开始,随着社会革命党加入临时政府,这位才确立了右派立场。

  从五月份开始,切尔诺夫就开始担任农业部长,但一直到七月事变后被迫辞职,基本上毫无建树,甚至对社会革命党的群众基石农民,他也谈不上多友好。担任农业部长期间,他最重要的业绩就是阻止农民自发的夺取地主的土地。

  而切尔诺夫之所以对立宪会议如此的上心,原因只有一个,他在这方面优势很大,历史上也是如此,他是这个刚刚开幕就被强行驱散的议会的主席。为了利用立宪会议多捞一点政治资本,他当然不能任由萨文科夫折腾。

  说起来俄国二月革命之后的政治斗争真是一本糊涂账,各种各样的势力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台,一边跟政敌斗争,又一遍积极的内斗,那个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