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8 内斗无处不在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闹啊!

  就拿社会革命党举例子,十月革命之后分裂成了左派和右派,到了三年内战时期,右派跟邓尼金、高尔察克这样的军方势力也谈不上多和睦。他们成立的乌法临时政府就被高尔察克强行驱散,然后被这位后世很受赞誉的将军撵出了国土。

  不过高尔察克的结局也不算太好,而且不管后世的文章怎么粉饰他,把他说得多好多伟大,仿佛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身边全是猪队友。

  实际上,个人认为此人也就是那么回事,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相当的一般,哪怕没被出卖,最后的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高尔察克还在当他的黑海舰队司令,陪着实力很不怎么样的土耳其海军在澡盆里折腾,而在社会革命党右派内部纷争不断的同时,同他们出自同源的社会革命党左派已经基本上跟布尔什维克达成了一致,虽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依然很大。

  跟社会革命党右派在为立宪会议头疼不同,社会革命党所头疼的是对德和谈问题,他们跟布尔什维克的主要分歧。准确的说是跟列宁的主要分歧就是在这里。

  对此。他们内部也有争论:

  斯皮里多诺娃的意见是:“对于德国人的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幻想。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德国人就是恶狼,如果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他们的贪婪将会无限制的膨胀,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离谱!”

  卡列林也立刻附和道:“我们谈判的基础只能也必须是不割地不赔款,国内的人民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用一纸屈辱的条约去换取和平,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的!”

  好在社会革命党左派里也不完全是这种坚持不让步的“死硬份子”。老牌的社会革命党人博勃罗夫就比较清醒的,“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想要在谈判中取得一个理想化的结果恐怕是很困难的,前线的态势对我们很不利,而国内的群众又强烈的要求立刻达成和平协议,再加上那些反革命党派在不断的制造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对德国做出一定的妥协,是可以理解的!”

  博勃罗夫开口之后,社会革命党左派中央委员会一片沉默。如果说这话的是其他人,恐怕会收获能盖一栋楼的砖头。但说话的是博勃罗夫。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前面说过了,博勃罗夫是老资格的社会革命党,资格有多老呢?1851年出生的他,1869年就参加了革命,从18岁参加革命开始,其革命生涯就在不断的被捕、流放以及流亡中度过。不管是在年龄上,还是在革命资历上,在座的绝大部分人恐怕得管这位叫爷爷。

  而且博勃罗夫的老资格不光是体现在社会革命党左派群体中,就连社会革命党右派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