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_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愣了白天。

  原来男子也可以长得这般好看。

  其实贺温玉不在意这群人是谁的,但是既然人家问了他的名字,出于礼节他就是要回问的。

  “还问阁下尊姓大名。”于是贺温玉说道。

  “在下任槐。”任槐笑道。到了地方,任槐抬头看,匾上写着四个字“小鹤书店”。

  然后只见一个白衣少年冲出门来。

  “哥哥——”贺平安狗见主人般欢欢喜喜的抱住了贺温玉。

  贺温玉蹙起眉,“我一身的水,你别碰我。”

  任槐心想,人若是富贵了便富贵一家,人若是漂亮了也漂亮一双。

  然后,贺平安借了伙计们的衣服给任槐等人换上。笑眯眯道,“反正天色也不早了,留下来吃个饭吧。”

  饭桌上,贺温玉问,“我看诸位也不是京城人士,如何流落到此的?”

  任槐叹了口气,“哎,今年正逢战乱之年,庄稼颗粒无收,县太爷为了向上邀功,逼着每户多交税。结果搞得好几户家破人亡……于是我们一伙人便逃荒来了京城。”

  任槐说的可怜巴巴,把自己杀死县太爷那段倒是全部带过。

  贺温玉问道,“你们交的税可是青苗钱?”

  任槐点头,“正是。”

  贺温玉一拍桌子,“我早就说这青苗法是暴/政!”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贺温玉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其实对朝廷法令却是十分关心的。当青苗法实行的时候,他就拍案而起,骂道“此政一出损我大昭十年国运!”

  所谓青苗法,且在此匆匆一讲。

  在民间,高利贷盛行,农民没钱了只好问地主去借。但是地主的高利贷很高呀,要收取百分之五十的利息。

  农民只能借了地主的钱去种地,长出庄稼卖,然后还高利贷,还完高利贷又没钱,再借……如此恶性循环。

  长久下来,地主越来越富,农民越来越穷,最后破产。然后就造成了的严重两极分化。

  于是朝廷想出主意来,设立惠民仓。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贷款给农民,只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

  于是农民当然选择向朝廷借钱,而不是地主。

  如此一来,农民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朝廷也间接挣到了地主的钱,一举两得。

  于是在青苗法施行的前期,效果非常好,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财政充足。

  可是到了后期,青苗法就渐渐变味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由于战乱,农民没有一个好收成,连朝廷那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都交不上了。地方官怕影响自己政绩,便强迫农民交钱。

  第二,有些地方官员为了饱中私囊,随意提高利息、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

  最终,富户被勒索成了贫民,贫民家破人亡。

  当时青苗法一出,贺温玉就觉得这是个苛政,倒不是因为他高瞻远瞩能看清其中病弊。

  他只是单纯的觉得,朝廷居然要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