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42 章_小货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彬这里,是可以保证质量的。

  纪彬笑着请荆姐回到厅堂,引娘他们两个一起同荆姐商议订货的事。

  谈了半个多时辰,写好的契约书装到各自口袋里。

  不过荆姐有个额外的要求,那就是十七档以下的刺绣,不能用荆高庄的丝线跟布料。对应下来,也就是工钱在三千文以下的绣工,不用使用。

  这对纪彬来说完全没问题。

  毕竟荆高庄做的就是高档丝线布料生意,太次等的绣工,确实配不上荆高庄的布料。

  等他们三个从厅堂里走出来,不少人都看出来,这笔生意是成了。

  特别是李裁缝,这几个月对她来说震撼很大。

  她年轻的时候是学过刺绣,也有些天分,但成亲之后就没怎么做过。

  毕竟整个邑伊县对刺绣的喜爱程度就很低,这也跟邑伊县,春安城以前比较穷有关。只有有钱有闲的人,才会注意到刺绣这样的富贵物件。

  像邑伊县,春安城以前的日子,谁家也不会花大价钱买刺绣穿在身上。所以她的手艺也没什么用。

  如果不是纪彬跟引娘做了刺绣买卖,她还在帮其他人裁衣。

  当然了裁衣也是赚钱的,可对比现在的刺绣生意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现在的李裁缝,先不说纪彬每月付的一两夫子费,她自己做套刺绣都能拿到十两左右的工钱。一套刺绣里面有四五块绣品,可不就是十两银子吗。而她手头快点,两个月就能绣完一套。

  也就是说,她两个月里,就能赚十二两银子。教她刺绣的师傅,估计一辈子都没拿到过这么高的价格。

  若是邑伊县,春安城早些富起来,早些有个纪彬,她相公的病可能就治好了。

  不过说这些也没用,她现在不仅有两个乖巧的徒弟,还有这么好的营生,走到哪都有人捧着敬着,这样的日子真是谁也想不到。

  就连儿子也跟着她好过很多。

  村里人那些妇人们,更是不敢在背后笑话她是寡妇。寡妇怎么了,寡妇照样能挣钱,挣得比他们全家都多。

  李裁缝在考虑纪彬跟引娘的提议,问她愿不愿意来刺绣坊,刺绣坊有专门的房子,能提供给她和孩子居住。

  若是李裁缝同意,那月钱可以涨到二两银子。因为常在刺绣坊的话,更方便指点刺绣坊的绣娘们。

  李裁缝自然知道,纪彬跟引娘是喜爱她手艺,所以能开着这么高的月钱。但是带着孩子过来,她还是有些犹豫。

  引娘此时正巧过来,低声道∶李嫂子,我跟你说个好消息。

  见李裁缝看过来,引娘继续道∶方才纪大哥跟荆高庄的坊主还有荆夫子说了,若是刺绣坊的人愿意,可以把孩子送到荆高庄读书,每日雇车马,在纪滦村和荆高庄来回。

  这话让李裁缝瞪大眼睛。读书?!她怎么把这事忘了。

  自己孩子快五岁了,若是能读书?

  李裁缝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