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他竟然在教学上都这么给力?!(求_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和声类专业的考生,和声写作的范围一般只考察到离调,和弦变化,近关系转调,这个近关系转调,一般就是二三级的关系转调,难度不大。”

  学生们忍住了想要吐槽的欲望。

  神TM不大。

  对你可能确实不大。

  但我们不一样

  “实际上呢,和声曲式,更加注重思维的演练,大脑反应的训练。”

  “可是一定要注意,大多数的理论书籍,专业性过高了,经常性的引用很多非常专业的术语,规则繁琐,具体的步骤因为学术考量,也没有经过总结与提炼,所以,千万不要在回顾复习的时候越学越乱!!”

  李少杰的话,很好理解。

  很多理论书籍,那并不是唯一答案。

  很多理念不同,造成的一些想法也不同,音乐艺术很难有一个“正确答案”,因为各个流派,各种名家大师习惯也不同。

  但是,音乐是有一个基础的,正确的,固定的框架,考研也大多数都在这个框架中。

  考研,考验的是【一个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续研究更深层次的知识打基础】。

  而绝对不是考研【你是否是艺术家,你是否有音乐家思维,你是否有独到的想法】。

  这些反而是忌讳。

  而并不是那些网络口嗨大神们所谓“条条框框限制了XX行业的发展”。

  那些大神,很明显,连考研世界的边都摸不到,但就会凭借臆测去大放厥词。

  他们不懂,所以会陷入一个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误区。

  【考研成功=艺术家】

  这是错的。

  考研成功代表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更高深的东西,能更有机会去实验你的天才想法。

  这才是现实。

  【考研成功=另一个阶段的学习开始】

  仅此而已。

  你还在学习的过程,最要紧的是掌握扎实基础,考试不是死板,而是测验你的基础。

  偷换概念的人太多了。

  而这样网络上无处不在的说法,多少是会影响到考研的学生的。

  考研,不是让你作曲,不是让你创建流派,更不是“艺术家”的考试。

  “是的,曲式和声考试,在答案上,存在相对的唯一性!!”

  李少杰的话很直白。

  那便是

  你需要从这些比较抽象,左右摇摆的东西里,找到一个考试题中相对最正确的那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很多情况下是有唯一性的。

  考研,就是在考一个音乐生的基础常识,基础乐理,基础的知识。

  而不是考什么稀奇古怪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一般和声试卷上,都是这么出题的。

  【为指定的旋律和低音配写四部和声】

  【要求1.正确应用已学过的和弦链接方法。】

  【要求2.运用正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属七和弦的原位及其相关知识,为下例旋律题配写四部和声。】

  然后,给出你一行五线谱,上面有着题目内容的旋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