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竹字簪头_大晋女匠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里,葛藤巷。

  这里从清早开始,便家家户户纺线,“嗡嗡”声响隔着许远就能听到。辛劳的同时,女娘的歌声也飞越墙头:“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冯货郎听的心痒痒,真想和两句,又怕挨揍。他的骡车进不去,就在巷口摇拨浪鼓。刘泊听到动静,跟阿母说了声,出了院门。

  邻家的孩童互相追逐,笑着从他后头跑过去,都知道货郎来了。

  “刘小郎?”冯货郎任这些孩子围着车,嘱咐他们别把东西碰坏了,笑着冲刘泊招手。“哎呀刘小郎,幸亏你指点我,那个王小娘子,啧啧啧,不愧是头等匠童,让我见识了不少稀罕物。”

  “稀罕物?”这倒出乎刘泊预料了,货郎走南闯北,见识不少,能被对方称稀罕的,他也想看看。

  冯货郎为了展示竹蜻蜓,特地在车板楔了一根木棍。他说声“瞧”,把竹蜻蜓拿起,伸出左食指,一搭,脸上傲气表情,好似这物件是他制出来的一样。

  孩童们异口同声的讶异:“哇……”

  刘泊也动容,因为对方拿起此物前,他以为此物跟木棍是一体的。

  孩童们围住货郎,险些扒松他腰带:“我们也要看!阿伯把手放低些。”

  个最矮凑不近的小童急了,喊道:“哼,我回家找阿父,买下它。”

  货郎为保住裤子,慌忙把竹蜻蜓递给刘泊,可恨这些孩童还是只扒他。

  刘泊问:“此物好似蜻蜓,无胶,怎会附在指尖不掉?”

  “嘿嘿,这叫平衡竹蜻蜓,稀罕吧?只有王匠童家有,是她制来哄她弟妹们玩的……对,说是叫玩具。小郎不必小心翼翼,掉不下来。我自家留了一个,搭在木棍上一宿都稳稳当当,跟真蜻蜓落到草上一模一样。”

  其实刘泊此时已经瞧出门道了,他感兴趣的问:“多少钱?我要一个。”

  “稍待。”货郎先拖着一帮小尾巴趟到车边,把另个竹蜻蜓搭到草棍上,吼他们“只准看不准碰”,再回来跟刘泊低声说:“小郎跟王匠童认识,我就不瞒你了,此物我四个钱进的,你多给我两个脚力钱就行。”

  刘泊点下头,问:“刚刚听你意思,不止一种稀罕物。”

  “别提了,那是种灯笼,不是行灯,是能转圈滚动、烛火不灭的竹灯笼。可惜太占地方,进价又不合适,我就没收。小郎要是感兴趣,我下回去贾舍村给你捎个过来,免脚力钱,哈哈。”

  “那就多谢了。”

  货郎忽然想起来:“哦,对了,还收了王匠童凋的竹簪。”要不是出自头等匠童之手,他还真瞧不上这俩竹簪,将它们和一并零碎小物搁在一个竹篮子里。

  刘泊拿起竹簪的时候,最先回家喊阿父的小孩扯着大人过来了。

  那孩子一直指着竹蜻蜓,急的要哭:“就是那个、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