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 又掉链子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出马,带着小股侦察部队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察干阿曼。

  “这里是哪只赤匪部队在防御?”

  看清楚察干阿曼的防御势态时。邓尼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尼玛就是英国人说的没有战斗力的红十军,这就是所谓的防御薄弱、军心涣散?

  如果李尔文还站在邓尼金面前,恐怕邓尼金会忍不住啐她一口太坑爹了!

  察干阿曼的守军除了人数稍微少一点,军容整齐、士气高昂、防线紧密,这样如果叫防御松懈,那防御森严的红军是个什么状态?

  邓尼金觉得他被英国人忽悠了,被骗了!可是现在大军已经东进,再想掉头向南已经不可能了。为今之计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开一条血路!

  邓尼金决心很坚决。他不是拖拖拉拉的人,他飞快的调配好部队,准备在夜色最深的时候动一次突击。

  如果换成别的红军将领驻守察干阿曼,那恐怕会被邓尼金打一个措手不及。但米罗诺夫不会,他的部队确实贯彻伏罗希洛夫严密防备的指示。警惕性是相当的高。

  而且米罗诺夫也从来就不是被动挨打的人,他的主动精神相当的高,他的防御不是被动的龟缩死守,而是在构筑坚实阵地的同时,积极向外侦察,准备早现早提防打有准备之仗。

  所以当邓尼金自以为做得很隐蔽,自以为能瞒过红军来瞒天过海的时候。他的部队的行踪已经被米罗诺夫现了。

  巴伦失守的时候,米罗诺夫就引起了重视,按照集团军下达的战场事态,白军应该向南走,不太可能夺取巴伦。一开始米罗诺夫还以为这是小股白军所为,但随着侦察部队透露敌人的数量相当多的时候,他高度的重视起来,亲自往巴伦方向走了一遭。

  不得不说,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有趣,指挥这场大战的两位指挥官不约而同选择了亲临一线侦察,互相摸了一把底,而且摸底的结果也是十分类似都出了一身冷汗。

  邓尼金出冷汗的原因刚才说过了,米罗诺夫出冷汗的原因则是显而易见的以他手头的部队,根本就挡不住邓尼金!

  返回察干阿曼之后,头脑十分清醒的米罗诺夫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极其重要的情报向伏罗希洛夫汇报,他要提醒“大个子”,白军的主力没有南下,反而北上了,你丫的龟孙赶紧掉头回来,不用千里追击了,敌人就在咱们鼻子底下。

  当时,米罗诺夫的情况是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敌人数量很多,兴奋是因为他看到了一种可能,他的部队如果能挡住白军,那将造就一场空前的胜利!

  应该说邓尼金的运气太坏了,原本以为瞒天过海这招能管用,至少能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可现在,米罗诺夫不光有准备,还觉了他的企图。这对于邓尼金的全盘计划,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老天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