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 突变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逃,以他们的兵力拿下卡缅斯克还是很轻松的。

  可以说第三条路,对于克拉斯诺夫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捷克军团跟上来了,他自然高枕无忧,两军会合可以一路向东推过去。哪怕捷克军团脑残了不来,他也可以带着部队独自逃亡。虽然这对大局有影响,但是都那种时候了,谁还管什么大局,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艾伯哈特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选择不炸桥,有桥梁在,克拉斯诺夫自然只会盯着桥梁,只会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过河。而不会跳出这个圈圈直接去打白卡利特瓦的主意。

  艾伯哈特就像有耐心的渔翁,用桥梁这个诱饵将克拉斯诺夫吸引在卡缅斯克,防止他狗急跳墙。

  克拉斯诺夫果然就上当了,他没有孤注一掷置,也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他选择了求稳。顿河南岸防守铁路桥的红海军水兵们很快就看到一个排的白军向桥面冲过来。

  应该说,白军通过米列罗沃的战斗也积累了相当的战斗经验,再也没有那种大摇大摆的战斗作风,在米列罗沃大摇大摆意味着死得更快。没有人想找死,尤其是本来就贪生怕死的白军。

  几十条汉子散得很开,一个个尽量的压低了身形,弯着腰提着枪慢慢地向前进发。

  “不要着急!”艾伯哈特在驱逐舰上用望远镜看了看桥上的情况,吩咐道:“告诉守桥部队,等他们走完大半再开火,别给他们太多的逃跑时间。”

  遵照老头的命令,等白军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扼守着桥梁的机枪才开始发言,塔塔的枪声就像丧钟鸣响,刚刚心情还很愉快的克拉斯诺夫脸上立刻就晴转多云了。

  两挺机枪构成的火力就足够让白军进攻部队喝一壶了,没有任何遮蔽的桥面,让他们必须用直面弹雨。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一个又一个白军被撂倒在地,随着伤亡越来越大,终于,进攻部队丢下武器抱头就逃。

  不过就像艾伯哈特前面计划的,两百米长的桥面可不是那么容易跑到头的,很多白军刚刚转身,还没跑两三步,就被从身后追上来的机枪子弹撂倒在地。聪明一点的白军士兵立刻就放弃了逃跑,选择越过桥梁的护栏,奋勇跳进湍急的顿河逃命。

  实话实说,这个选择也不见得比前进和逃跑好多少,汛期的顿河水流湍急,人跳进去也就是溅起一朵水花,然后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反正这顿饺子下完了,能活着游上岸的白军暂时还没有发现一个。

  前前后后不到五分钟,一个步兵排就消失了,这种效率恐怕只有在一战刚爆发时的凡尔登才有。以前克拉斯诺夫以为米列罗沃的巷战就已经很像绞肉机了,可是跟眼前的情况相比,小巫见大巫啊!

  “炮兵呢?机枪呢?”后知后觉的他这才想起有重武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