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5 大获全胜和心里不平很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来到了。

  当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被高票通过的时候,布哈林觉得天都塌了,这意味着布列斯特合约已经被俄共所接受,接下来只需要在苏维埃中央执委去走一个过场了那里布尔什维克有极大的优势,想要通过基本上是小菜一碟。也就是说,布哈林努力了半天,结果却遭受了滑铁卢般的惨败。

  大会在决议案中指出:我们的党、觉悟的无产阶级的整个先锋队和苏维埃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是采取最有力的、也是十分果断的和严厉的措施来加强俄国工人和农民的自我纪律和纪律,同时教育群众奋起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组织红军,对人民进行普遍的军事训练……并认定列宁在布列斯特合约上所采取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这当头一棒不可谓不重,布哈林知道,自己必须立刻出手,必须马上挽回形势,否则那就真要溃不成军了。在经过紧张和短暂的小范围讨论之后,他和乌利茨基、布勃诺夫在大会闭幕之前紧急发表了一份告全体党员书。

  “情况的严重性和我们党内当前的最大问题,即布列斯特合约问题上所存在的重大分歧,迫切的要求我们在召开全体党员代表大会之际提出真正有意义的政治纲领……险恶的革命形势将在最短时间内打碎一切幻想……暂时的苟延馋喘没有任何意义,中央委员会的和平政策离开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这种政策,是从革命无产阶级立场转向了没有固定阶级特性的士兵立场,从当前的国际形势可以预见,这完全是机会主义在作祟!而实际上,无论是由于德国的掠夺性君主制同俄国无产阶级制度之间的社会对立,还是由于德国的实际企图,这种机会主义的预测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这种政策将导致无产阶级在反对国内和国外资产阶级的阶级战争中投降!”

  站在李晓峰的角度,布哈林的话说得虽然比较难听,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比如关于布尔什维克从“革命无产阶级立场转向了没有固定阶级特性的士兵立场”,这确实是比较正确的。

  推动俄国从二月革命走向十月革命,最后走到内战这一步的,客观上说正是前线不断溃败下来的“灰色牲口”,几百万厌战的士兵随着德奥集团的不断进攻而不断的向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方向溃散。他们的意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革命的发展方向。

  二月革命之后,不管是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还是孟什维克,在政治上都是正面形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可是仅仅半年多的时间。这帮货就变成了过街老鼠。为什么群众的态度转变得如此快?其中最关键的推手和反对他们的力量就是前线溃逃下来的士兵。

  当几十万上百万士兵涌向两个革命的中心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