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 托洛茨基回来了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也缺乏一点儿政治远见。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对德和谈签订布列斯特条约的时候。老布是竭力反对的。哪怕是最后政治局达成一致,决定签约。但是老布依然不依不饶,一怒之下辞去了党内所有的职务,亲自成立了一个“左派**同盟”,大有对抗zhongyāng跟列宁对着干的意思。

  应该说布哈林这么做政治风险是相当大的,但是就在所有人以为老布要破釜沉舟死硬到底的时候。几个月之后,这个货竟然又突然的改弦更张。解散了那个可笑的“左派**同盟”,亲自向列宁忏悔。经常性的在党内会议上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这还不够,甚至这厮还在自传中还写道:“在我的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阶段中,我认为有必要指出布列斯特时期,那时我领导了左派者,犯了极大的政治错误……”

  因为自我改造得当,又能够下狠手打自己的脸,良好的认罪态度让列宁原谅他,接下来嘛,自然是官复原职。而在这之后,布哈林就是彻底为列宁马首是瞻,无论列宁提出什么样的构思,他都毫不犹豫的举双手支持,比如那个争议很大的新经济政策,比如反击工人反对派的挑战,布哈林就是列宁坚定的支持者之一。而列宁死后,他又投入了斯大林的怀抱,直到最后被斯大林抛弃。

  当然,现在的布哈林还没有跟托洛茨基闹翻,不过说起来也是好笑,两兄弟同时从美国纽约出发,却选择两条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回国路线。托洛茨基贪图省事,直接从纽约坐船出海,走最近的路线往俄国赶,而布哈林却选择了横穿美国,从旧金山上船,取道日本再经过西伯利亚回国。

  明面上看布哈林选择的路线耗时太长,几乎饶了大半个地球,但是胜在安全,而托洛茨基才出了美国国境就被英国扣留,一家人都被囚禁,蹲了一个月的大牢。然后两人在同一个时间,同时回到了彼得格勒,只能说这哥俩实在是太有缘了。

  反正李晓峰是觉得比较有趣的,不知道绕远路的布哈林听说了走进路的托洛茨基跟他同时抵达终点,会有什么感想,会不会佩服他的先见之明呢?

  不过这些对李晓峰来说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是的列宁同志已经做出了重要的指示,让他立刻去芬兰车站迎接托洛茨基,代表布尔什维克向老托表示欢迎之意。对于这个指示,李晓峰是不太乐意接受的,他觉着老托的铁哥么老布都回来了,很有前途也很重的卧底事业是不是该换人了,老布比他合适一万倍,让老布去才叫事半功倍。

  可惜导师大人一口就拒绝了他的提议,命令他立刻马上开展行动。于是某仙人也只能不情不愿的去了。当然,仅仅去一个李晓峰是完全不够格的,毕竟某仙人在党内的资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