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1 转进千里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好还打个大仗!

  托洛茨基就说:“还是只有我们自己的同志才靠得住!”

  而方面的良好态度也让托洛茨基再次生出了前往延安同高层会谈的想法,他越来越意识到,在未来的作用无可代替,认为华夏未来的革命将大有作为。

  他情不自禁的要想,如果能够夺取华夏革命的胜利,那么苏联在远东地区将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小兄弟,当苏共和携手共进的时候,必然能再次掀起一个革命。而这个革命将比他已经经历过的一战之后的那个要猛烈要有力得多,不说彻底的摧毁帝国主义的国际秩序,也必然能给这个暮气沉沉的世界打开一扇透亮的大门。

  甚至,托洛茨基情不自禁的要想,一个国土面积足以排进世界前三、人口占据世界第一的国家接受之后能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如果苏联和华夏能够携手并进,一个致力于西方一个致力于东方,取长补短是大有可为啊!

  托洛茨基几乎是兴奋得睡不着觉,他迫切的想要跟太祖会面,因为之前他同周公会面时就能感觉到,华夏的同志不光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值得赞许的。甚至周公的很多建议让他都有所启。有时候他都不敢相信,为什么积贫积弱的华夏能诞生这样的杰出人才。

  和周公之类的俊杰相比,苏联的第二代就要逊色许多了,如果将李晓峰、斯维尔德洛夫都算成第一代的话,那后面能堪大任的真心没有两个。

  一想到这个问题,托洛茨基有时候都忧愁得睡不着觉,革命好不容易才取得胜利,也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当前的大好形势,但因为后辈同志们跟不上不给力,葬送了这一切怎么办?

  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同华夏的同志交流经验,看看华夏的同志是怎么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好同志的。只不过让托洛茨基感到郁闷的是,始终不同意他访问延安,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样的出访还是太敏感了一点。

  对此,托洛茨基真心是相当的失望,因为满打满算他的任期也只有一年了,留给他的时间真心已经不多,如果不在卸任前同华夏的同志进行深入的交流,卸任了还有个什么意思呢?

  无奈之下,托洛茨基只能退而求其次,他给太祖和中央委员会各写了一封信,除了表扬华夏同志取得的伟大成就之外,他还在给太祖的信中出了邀请,希望太祖能率领一个交流团前往苏联进行非正式的访问。

  由此可见,托洛茨基的心情是多么的急迫。而他的这封信由李晓峰亲自转交给了太祖,为了准备迎接鬼子即将动的打通大6交通线战役,李晓峰需要亲自去协调。

  做些什么协调工作呢?按照乌博列维奇的设想,当鬼子动战役之后,土共和苏联红军暂时按兵不动,当他们一路吊打刮军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