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6 亚克尔曼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试。而这就给军.委接下来的战略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着尽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基本原则,又要兼顾政.治局的政治需求,总.参谋部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将沿着铁路向西北方向的基希纳乌进攻,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将从正面黏住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残部,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的“左勾拳”争取时间,在敖德萨北部地区将敌人合围并消灭。

  看上去这个计划跟罗马尼亚并没有多少关系?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是总.参谋部在这份计划的备忘录中备注:一旦罗马尼亚军队过快的撤出预设包围圈逃往比萨拉比亚,那么红军的主力将跟随转移,解放比萨拉比亚并伺机反攻进入罗马尼亚境内。

  当然,当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罗马尼亚人不选择向比萨拉比亚和罗马尼亚方向逃跑,转而跟随德军一起向西乌克兰逃跑,那么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红旗独立滨海集团军以及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任务也随即转变,将变为经比萨拉比亚直插西乌克兰夺取利沃夫封锁德国南方集团军群逃跑的退路。

  也就是说,红军的战略攻击方向完全取决于敌人的行动,如果罗马尼亚人急着回家,那红军就紧跟着杀入罗马尼亚。如果罗马尼亚人死死地追随者德国人一起逃跑,那么红军将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包抄合围,一举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留在乌克兰境内。

  红军的主要将领们自然是喜欢后一种可能,对于这种千里穿插跃进然后包围敌人的战法。他们在内战时期就锻炼得很好了,他们很适应这种战术,也喜欢这种干净彻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能一举歼灭德国的南方集团军群,那几乎可以狠肯定的说德国人撑不过1944年!

  当然。红军的主要将领,比如乌博列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也很清楚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罗马尼亚人没道理跟着德国人一起绕远路逃跑,干脆退往比萨拉比亚然后回家更直接也更安全。甚至相当一部分德队也会选择这条路。

  所以总.参谋部认为下一阶段乌克兰南部的红军更可能转向比萨拉比亚和罗马尼亚方向作战,合围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并不现实。至少乌博列维奇是这么认为的:“考虑到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还比较强大,而我军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再考虑到我军相当一部分部队战斗经验并不丰富,仓促之下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大兵团穿插作战,难度太高。更现实的做法是收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然后在波兰解决掉德军的主力!”

  应该说乌博列维奇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并没有盲目的贪大求多,而且曼施坦因很快用实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