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1 分歧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难度比德国设计师是小多了。

  真正让军委比较头疼的是汽车和火炮的问题,尤其是汽车的问题,在之前的两次反攻中,红军大量的汽车被德国空军摧毁,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专门的军用型号。而在这方面,红军又比较弱,汽车工业能生产的绝大部分都是民用型号,比如吉斯卡车。唯一能大量生产军用卡车的只有李晓峰引进捷克技术的乌拉尔汽车厂,但是该厂同时还肩负生产mb1t36的任务,压力是比较大的。

  托洛茨基叹道:“暂时来看只能向美国进口一部分军用卡车来应急了!”

  说实话,对于相当善于称火打劫的美国佬,托洛茨基的感觉并不好,之前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中不是丢弃了大量的重武器吗?为了抗击德国的登6行动,英国准备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重武器。

  而当时美国佬大概是觉得英国表哥坚持不了几天,就不同意出售给英国最先进的重武器,比如坦克给的是m3那个垃圾,而对6军至关重要的野战炮竟然给的是七五小姐。

  这一批还是一战中美国从法国手里获得的七五小姐就被高价卖给了英国人。当时牛牛的脸色是相当难看的。只不过碍于形式。只能勉强接受。

  对于美国牛仔的搞法,李晓峰是看不过眼的,对于美国是不是能够出售给苏联真正想要的汽车,他持有保留态度。

  最后的结果也没有出乎李晓峰的预料,美国人愿意大量出售2吨半、3吨级别的卡车,而对于5吨以上型号卡车则表示无法敞开供应。至于苏联最感兴趣的美国的半履带卡车,比如说m2和m3则表示完全不可能出售。原因是美国牛仔认为苏联这是想偷学他们的半履带卡车技术。

  说起来,这简直是个笑话。红军并不是没有半履带车辆,更不是没办法生产,唯一的问题就是产能不够。而且实话实说,红军对半履带设计根本没兴趣,要这些半履带车辆不是充当战场上的侦察和人员输送车使用,而是仅仅用来充当火炮牵引车辆。

  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苏联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那么多高等级的公路,泥泞的道路对火炮牵引车的要求比较高,普通的卡车不能满足红军的要求。而让红军全上自行火炮或者用全履带车辆牵引,又真心没那个能力。无奈之下只好从美国进口点半履带车应急。

  谁想到美国佬还将这玩意儿当宝贝了,真心是把红军当成了土包子。为此乌博列维奇是哭笑不得。引进不了半履带车辆,最后只能以耕地的名义进口了一批农用拖拉机,用这些拖拉机来缓解红军炮兵牵引车紧张的窘态。

  不过,这个事儿最可气的还不在这里,比较气人的是,美国人同意出口卡车和拖拉机,但是要求现款现结,而且还概不接受以物易物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