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5 巴巴罗萨(5)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权。

  在李晓峰看来哪怕苏联无法控制住中东,也得将这里搅成一个烂摊子,而要想直接干涉中东事务,有一个讨厌的国家挡在了苏联前面它就是土耳其。

  如果能够突破土耳其壁垒,苏联的势力将能直接深入地中海,威胁苏伊士运河,截断西欧经济最重要的燃料来源。到时候一旦英法不服气,哥就断了你的石油来源,到时候看你怎么展经济。

  当然,想做到这点很难,土耳其并不是面团,而且确实这个当口不宜再树敌。但是李晓峰却觉得这是个机会,就算不马上对土耳其大打出手,也得营造出苏联很气愤、很受伤害的氛围来,而不是像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那样装作什么都没有生。

  咱们先把声势造出去,多少给土耳其人一点压力,免得他们以为苏联说话就是放屁,而且未来德国和日本的压力一旦减轻,咱们顺手就能将这笔账翻出来,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土耳其。而现在这么搞,憋闷不说,未来就算要敲打土耳其,还得重新造声势,这多费劲啊!

  这大概就是李晓峰和托洛茨基以及斯维尔德洛夫的最大的不同,那两位还是太正人君子了,不像某人这么腹黑,最重要的是他们真心是想搞世界大革命,而某人却是一门心思的搞扩张。

  所以别看卫国战争爆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吵得天昏地暗,但是战争一旦爆,这两位就摒弃前嫌同心协力的对准了德国,反倒是让李晓峰这个异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不过战争并不是说同心协力就可以无往而不利的,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都支持图哈切夫斯基的以革命的进攻打败敌人的反革命进攻的针锋相对的战法,按照他们的要求乌克兰方面军重拳出击,一举冲到了华沙城下,似乎光复东波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危机却立刻就爆了。

  先是前面说过的基辅和敖德萨危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附庸国的配合下长驱直入,严重地威胁了基辅通向东波兰的补给线路,随着他们离基辅越来越近,乌克兰方面军的后勤问题也一天比一天严重。几十个师的兵力,尤其是千余辆坦克和十几万辆汽车每一天消耗的油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机械化部队威武归威武,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兽。

  尤其是像图哈切夫斯基这么全线出击大胆突破,对后勤的压力更是惊人。反正离华沙越近,红军的补给就越困难。更要命的是,图哈切夫斯基本人的特点又有点忽视后勤,只顾着大纵深作战去搞突破,这么一来红军的补给就是雪上加霜。

  就拿罗科索夫斯基的第9机械化军来说,抵达华沙外围之后,燃油基本就归零了。如果不是罗科索夫斯基之前就注意过这个问题。让部队尽量节省燃油。并想尽办法从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