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 依然无功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杀的。更何况这位还是斯大林的心腹,杀他简单。可是会全面激化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之间的矛盾,这么干不合适。

  李晓峰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当面痛斥梅赫利斯和阿帕纳先科胡闹,坚决地抵制这两个家伙让红军战士去送死的作战计划。反正7月10号到12号,这三天中,军委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能接到一封李晓峰的抗议电报。在这些电报中,李晓峰严厉地谴责了那两个人的胡作非为,一次比一次强烈。

  说实话,军委也挠头,不理会这些电报吧,最后打成了一个惨胜,面上无光。可处理吧?abc不少字又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拿下阿帕纳先科,斯大林是坚决不同意,甚至这货私下里不止一次的找到斯维尔德洛夫,要求后者给他一个面子。小斯也确实没做好跟斯大林翻脸的准备,只能先答应。

  后来斯维尔德洛夫在回忆张鼓峰事件时,承认:“那是让我相当为难的时刻,各方面的压力和关系交织在一起,很难做出抉择。”

  而这段纠结期长达三天,在7月13日之前,面对李晓峰的不断抱怨,斯维尔德洛夫也只能一再地复电安抚,要求某人不要逼得太紧,暂时先信任阿帕纳先科和梅赫利斯,还说相信斯大林会给他们施加压力的。

  斯大林施加了压力吗?那是肯定的,阿帕纳先科在张鼓峰事件中前期的表现很糟糕,这严重影响了斯大林在军委的权威。于公于私他都必须找回这个面子,斯大林不止一次的命令阿帕纳先科:“用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

  这给了阿帕纳先科很大的压力,他和梅赫利斯都清楚,如果不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去做,那结果恐怕会相当不妙。钢铁同志从来都不会对失败者客气滴!

  在斯大林的压力下,阿帕纳先科自然只能全力以赴,怎么全力以赴呢?那就是投入更多的兵力,发动更多次的冲锋。不得不说,李晓峰这回是好心办了坏事,他的本意是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改变那种简单粗暴的作战模式,这才不断地施加压力。可谁想到,这种压力落在阿帕纳先科肩头的时候,却导致了这货向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阿帕纳先科愈发地不计损失不管伤亡,盲目地企图用人海战术杀出一条血路!

  7月11日深夜,鉴于第40步兵师没有完成作战任务,在梅赫利斯的建议下,师长巴扎罗夫被就地免职接受审查,由师政委伊万琴科和师政治部主任波卢什金接替指挥。

  不光是撤掉了巴扎罗夫,阿帕纳先科还将主攻部队都换掉了,由第32步兵师接替40步兵师担任主攻。这对于第32步兵师师长别尔扎林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了。因为他的部队才刚刚抵达哈桑湖,都没有完成集结。而且对于战场上的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