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东方的故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的所谓的德械师真心是名不副实,除了钢盔、步枪和水壶,其余的就看不到什么所谓的德械了。其战斗力真心不能高估。

  而且在这个时空,因为德意日提前形成了轴心的缘故,小胡子在卖给南京军火上颇为“谨慎”,如果不是看着中国的钨矿流口水,真心是不愿意出售,而且就算是出售了限制还颇多。比如德式重炮就坚决拒绝出售,让南京方面跪舔都没有用。

  因为对大炮的强烈渴望,以及德国的禁售,南京方面可是极坏了,仿佛是没有这三四十门重炮抗战就不能打,有了这点儿重炮抗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反正满世界的拉关系,求爹爹拜奶奶的想要买炮。

  这让李晓峰是相当好笑,这么一点儿重炮能管什么用?在他看来缺少的不是少数重炮,而是应该普及团营级的迫击炮,这个方面的才是他们跟鬼子差距最大的,而且这个级别的支援火力对一线部队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中金求购少量重炮,不如讲这笔钱放在国内生产迫击炮。以当年的工业能力,生产80毫米以上口径的迫击炮确实为难,但只要给资金,搞定60毫米迫击炮还是没问题的。60迫虽然威力有限,但装备在连排级别压制鬼子的掷弹筒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就算要买榴弹炮,也别买死贵的大口径榴弹炮,那玩意儿贵不说,炮弹都无法自给自足,而且以当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150毫米级别的重炮真心是牵引困难,根本就不好用!

  在李晓峰看来,南京方面就是好高骛远,然后又是一群买办当家,购买外火其实是这帮货捞钱的盛宴。南京方面购买火炮最务实的自然是普及迫击炮,其次就是引进日本92式步兵炮。别看92式步兵炮不起眼,但是对于中国战场是十分适合的,牵引十分容易,未经训练的畜力就能拉得动,甚至还可以分解运输。

  而且其威力可能对亚洲以外战场是够呛,但是在中国战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坚固的工事,92式步兵炮的威力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当时,李晓峰给出的建议就是将这笔用于购买重炮的资金转用于测绘仿制92式步兵炮,以当时南京方面的技术实力,再加上苏联给予一定的技术援助,完全能搞定。

  不过可叹的是,老蒋对这个建议完全不感冒,还是力主引进少量的重炮撑门面。无奈之下,李晓峰也只能在商言商,将红军一战遗留的部分沙俄时代的152毫米1910式榴弹炮卖了过去,一共出售了96门,合计四个团。反正价格还是比较优惠的,当然某人肯定还是赚了大笔银子的。

  1910式152榴,虽然古老了一点。但怎么说也是大口径重炮。而且其炮架和炮弹也进行了一定的现代化改造。战斗全重和射程都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