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空中优势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段历史上。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是更加的凄惨!

  为什么?因为这次跟他们交手的将不是历史上那些手潮的俄国新手。而是经过了哈拉哈河之战锻炼出的合格飞行员。经过日本人磨练的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伊15和伊16的战斗性能,再也不会出现历史上因为经验不足付出不必要代价的教训了。

  而且苏联运往西班牙参战的也不是伊15和伊16的最初型号了。比如说伊15就是伊153,换用m62发动机之后,伊153速度大涨,最高速度一举突破400公里每小时,而且武器也经过了强化,毫米机枪。

  而伊16也是相当于后来的伊1618型。也换用了m62发动机,让该机速度突破了460公里每小时464公里每小时,三千米高度。

  不得不说,随着苏联的发动机逐渐开始给力,尤其是m25发动机的深度改进型m62和m63开始走上生产线,这让伊15和伊16系列的速度是蹭蹭的往上涨。

  不光是速度有所提升,更关键是从伊1618型开始,早期型伊16糟糕的稳定性也开始有了改进,伊1618算是一种好飞很多的战斗机了。

  不光是战机性能有了提高,更关键是相关的战术也被完善了。比如伊16的飞行员就很清楚。他们的座驾优势在爬升性和速度性,盘旋性跟双翼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面对老式双翼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优异的爬升性和速度性做文章,快打快跑,不行了就爬升玩筋斗,然后俯冲下来继续攻击。反正是绝对避免盘旋缠斗,不给敌人狗斗的机会。

  你想想,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提供的飞机本来性能就不如伊15和伊16,如今的毛子飞行员都攒足了经验,交锋下来自然是被虐吐了血。除了极少数德国王牌飞行员能利用优异的盘旋性能摆脱空中北极熊的纠缠,其余的几乎交火就意味着被击落。这还是德国和意大利飞行员,至于西班牙本土的飞行员,那就更加的惨不忍睹,一度的连升空都不敢了。

  “我们的战斗机竟然在俄国人面前不堪一击,这是耻辱,极大的耻辱!”

  当前线飞行员的反应反馈到小胡子耳朵里之后,这位情绪过于亢奋的元首出奇的愤怒了。作为一个骄傲的日耳曼人,他决不接受德意志输给斯拉夫,他迫切地要求立刻找回场子!

  “加快新式战斗机的选型工作,必须加快速度!最迟在10月份,我就要看到它进入空军服役!”

  这个要求可不简单,因为历史上的bf109是1935年首飞,1937年才进入部队服役,按照小胡子的要求,足足要提前四个月,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在小胡子表达了对战斗机极大不满的同时,在莫斯科,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