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飞机的问题(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便且坚固,很适合俯冲轰炸机这一机型。

  当然后来的试飞也证明了这一点,pe1的机体结构确实没出过什么问题,至少不像某仙人想象中那样会散架。但是,某仙人的预言也被部分实现了,这种速度很快的俯冲轰炸机的俯冲性能确实不太好,进入俯冲后改出比较困难,而且俯冲的速度有点过于快了,对于那些刚刚上手的新手飞行员来说,稍有操作失误就会陷入尾旋,或者改出失败一头撞向地面。

  而且pe1存在的最大问题还不是俯冲性能不理想熟手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是这货降落的性能很糟糕,他的最小降落速度都高达两百公里以上,而且降落时的滑行角度又比较大,形象的说仿佛是砸在地上一样,驾驶过pe1的飞行员后来很形象的给pe1取了一个名字跳跳蜂。

  也正是这一点宣判了pe1作为一款海军舰载机的死刑,在起伏不定的甲板上降落本来就很考验人,再加一个弹跳属性,那真心就是玩命。

  海航在航母上试飞了几次pe1之后,就断然宣布拒绝接受这种降落时爱跳舞的飞机,而是采购了一批sbd1应急。与此同时,海航也马上将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个著名飞机设计师苏霍伊设计的su1多用途轰炸机上。

  说起这个su1多用途轰炸机,就不得不提一提之前有提到过的那个跟伊16竞争的伊14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有苏霍伊全权负责的,当时的代号为ant31bis。当时苏霍伊就准备搞一款同时具备单翼机的高速性、双翼机的盘旋性以及对地攻击机的超强火力性的全能战斗机。

  不过苏霍伊的设计正应了那句话,什么都会一点儿,什么都不精。伊14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结果自然是被老谋深算的波利卡波夫杀得丢盔卸甲。

  不过苏霍伊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全能战斗机的设计却引起了李晓峰的注意,倒不是某仙人准备搞一款“战斗轰炸机”,而是他觉得苏霍伊设想中的多用途性还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于舰载机来说,意义是相当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航母上不管是甲板还是机库空间都是有限的,这就制约了舰载机的最大数量。本来一艘航空母舰的载机量就不大,再因为不同的任务制约,还要装载几个不同的机型。比如说战斗机、鱼雷轰炸机、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侦察机。

  哪怕是进入三十年代之后,各海军强国已经将水平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侦察机合为一体,让新研制出的鱼雷机具备上述三种能力,让航母甲板上的飞机运作大大简化了。但是还是必须看到,一艘航母还是得同时运作至少三个机型的飞行器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

  以一艘航母最大载机量为一百架算,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