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调整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生产计划,从七月份开始,生产将进一步提速,达到每月生产30辆的目标,到年底必须生产出300辆。

  李晓峰原本准备让eo公司驻维堡特区的部队接收这批坦克。而现在伏罗希洛夫跟机械化部队抢bt2,只好让54s工程提前进入红军服役了。

  那么这个54s工程也就是后来的t35中型坦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说白了就是62式的翻版。但是速度和越野能力比62式要差,原因也很简单,62的12v1503发动机有430马力的功率,而北方工业生产出的b2发动机虽然纸上面有500马力,但实际能用的也就是350马力,单位功率的下降自然导致了机动性下降。而且54s工程的底盘比62式要长和稍微高一些,原因自然是纵置发动机以及发动机散热附件还是老b234的模式,而不是后来b54发动机的模式。

  当然,总体而言,54s工程性能还是不错的,战斗全重接近21吨,乘员四人,装备一门45毫米坦克炮,最大公路速度有55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450公里,炮塔装甲正面防盾处有45毫米,车体首上装甲35毫米,而且请注意,这还只是垂直厚度,算上倾角之后,等效装甲实际上更厚!

  说实话,在20吨出头的重量上,有现在这种性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反正试用了54s工程的eo公司坦克兵对其是赞不绝口,强烈的要求赶紧多装备一些。

  不过李晓峰却并不是特别满意,主要是对火力不满意,用于bt系列坦克和t26的45毫米反坦克炮性能实在很一般,仅仅比37炮强一点儿。而原版的62可是能扛t3485的火炮的,哪怕现在没有85炮可用,至少也得用76炮吧?

  问题是,76炮红军的步兵部队也抢着换装,再加上一些官僚作祟,出口给北方工业的76就被叫停了,就是这些45炮都是李晓峰凭着面子和关系弄到的。

  当然,北方工业也没有闲着,也开始改进54s工程,比如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比如换装火炮稳定器,甚至还有将其改造为自行火炮的计划。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晓峰终于通过政治交易让54s工程,也就是后来最初被称为t35中型坦克,后来被称为t35轻型坦克的山寨版62进入了苏联红军服役。要知道,这真心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以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内一部分高层很反对引进北方工业的产品,整个三十年代都在打压北方工业,而这一次将是一次空前的突破。

  当t35中型坦克进入红军机械化军服役之后。伏罗希洛夫很快就后悔了,和他抢来的bt2相比,t35太高大上了。防御上两种坦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t3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