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九六章 刹车装置_唐朝好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用太苛严。从战报上看,小秦将军尽力了。”

  妈的,又被这老不死耍了。可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战果,可又不能问,含糊道:“高要求高标准才有高素质高品质,我农学里提倡这个风气……哦。对了,”拧身朝身后一脸尴尬地刘于指了指,“新同僚,顺便找学监要个底案熟悉熟悉。”

  “哦,是国子监检举来的,”刘仁轨进屋拿了底案交给我,“早晨已经审阅过了,农学头次从国子监里调人。老夫仔细看过,是个青年俊才。”

  俊才到说不上,不过年龄不大,资历不小,唯一欣慰地是。和刘仁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从他以前的工作看,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人才,接触面太广,尤其国子监里的家伙我都有戒心。同国际友人的交流过于频繁。自打唐帝国插手朝鲜半岛事务,唐军在苏定芳、刘仁轨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地横扫新罗境内百济、漠河、倭国三国联军,并在新渡一役全歼对手四万精兵后,倭国对唐派遣使节与留学生地力度徒增,这些洋学生充斥在国子监内,象苍蝇一样讨厌。

  和农学里绝大部分工作者不同,刘于是个不折不扣地文化人。不得不承认国子监书局里地人工作经验比农学丰富许多,业务能力没得说。而且既然要就要好的,我挑不出人家半点毛病,更别说因为自己好恶就给人退回去的无理之举,“哦,让老段带你先熟悉熟悉,咱们这里和国子监还有区别,纯那啥……上东西上手不容易,从简入难。不用太着急。”发给老段我很放心。那老家伙工作起来很独,最讨厌同别人搭伴。一般人和他相处不来,包括我,工作上的事谁的帐都不买。

  文化人啊,对这些家伙我一向不放心,只要涉及卖国、卖祖宗的有关业务,他们总是冲在最前线,树立文化标兵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包括秦桧。

  “五大三粗就没卖国地?怎么话到你嘴里就那么别扭?文人本来就招人注意,里通外国的人多了,没名没姓的成千上万,可出现一个文人就成了众矢之的,就和两军阵前将领投敌和士兵投敌一个道理。”兰陵对文人还是很尊敬的,“我想来想去,总是没觉得有几个你叙述地那样文人,越是有名越有风骨,怎么和你说的截然不同?”

  “哦,我举例子,你算算啊……”谁呢?忽然脑子里那么多讨厌的名字都不适合这个年代,就是有也是几个不能当做典型来批判的人。懊恼地拍了拍脑门,“谁呢……通敌卖国的……对,有了,吕布!还有……韩信!”我历史知识不太好,历史上没那么多名人可以举例子,尤其唐朝以前的更少,有点为难。看来唐初以前的文人业务素质都不行,过几十年后会出现几个,但不太专业,再过几百年才会接二连三的涌现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