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_平生相见即眉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谊带你来逛逛这东京城,不知意下如何?”

  孩子擦干泪,心想自己也没地方可去,而且以后可就没机会再看看汴京了,于是答应道,“好呀。”

  于是在兵荒马乱之中,二人逆着人潮走,悠闲自在的来逛这东京城。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贺平安,你呢?”

  谭墨闲笑道,“你叫我半日闲好了。”

  贺平安心里想,这人名字真怪。顺着御街往南出了朱雀门,直到龙津桥,便是出了名的州桥夜市。

  谭墨闲拉着贺平安,“原先这里都是卖吃的。”

  王楼前是卖肉食的,什么獾儿、野狐、肉脯、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杂碎……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这里应有尽有,每样一份不过十五文钱,价格公道。

  再往朱雀门方向走,一连片的也都是小吃。

  夏天有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全是用梅红匣儿装着,精致可爱。

  冬天有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之类。

  每经过一家店铺,谭墨闲就告诉贺平安这家店原先是买什么的、味道如何。

  几百种小吃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报菜名一样的念出来,听得平安都傻掉了。

  “然后呢,直到龙津桥那家卖须脑子肉的地方为止,这些都叫做杂嚼,每天买卖要做到三更才休息。”

  谭墨闲看着眼前的小孩听得都流口水了,心里得意极了。

  “讲完吃的我再带你去看戏。”

  说着两人来到了宝津楼。

  庆幸的是宝津楼基本还算完好,也就红墙上烧出了几道黑印子。

  谭墨闲笑道,“小平安你真是好运气,平时这宝津楼可是皇上才能上去,今天无人看守,倒是让你捡了个便宜。”

  于是两人迫不及待的登上楼来。

  “我小的时候跟着爹爹来过一次,记得当时戏台子上唱的是《蛮牌令》,先是五七对军士对阵,然后忽然一声巨响犹如空中霹雳,有一个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的人入场,就像鬼神一样,这人身着青帖金花短后衣,帕金皂裤,光着脚,抱着一面大铜锣……”

  贺平安认认真真的听着,仿佛真的看了一出戏一样。

  晚上,两个人在宝津楼凑合了一夜。第二天谭墨闲带着贺平安接着逛。

  东角楼、潘楼东街巷、大内西右掖门外街巷、大相国寺、上清宫、会仙酒楼、孙杨正店……

  虽说京城已破败,但是正如会在开得最艳时便整朵整朵凋落的牡丹,破败也自有破败的美。

  谭墨闲自小在京城长大,由于过目不忘,每一处景物他都讲得不能再细致。

  他是个懒人,他都不知道自己原来可以说那么多话,喋喋不休的说了整整两天。也不知是说给孩子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夕阳余晖,贺平安依旧抱着那把破琴。

  恍惚间,他在想,说不定,这就已经是这人世间前前后后的所有年代里最好的一座城。

  原本他还想要不要去找哥哥他们。但是现在,他只想坐下来好好陪陪这座城。

  “这几天还挺安静的,会不会敌军就不会打进来了?”平安问。

  “打仗之前都是这么平静的。”谭墨闲坐在地上伸了个懒腰。

  “大家怎么都跑了呀?”

  “因为这座城守不住呀。”

  “那……如果守住了,大家是不是都会回来了?”

  哥哥会回来考状元、瑾夏儿姐姐会回来弹琴、小商小贩会回来卖好吃的、被踢翻的花折断的柳也会有人回来重新把它们侍弄好……

  夕阳落日,飞霞满天。

  白衣少年扭头问道,“半日闲、半日闲,我们一起来守京城怎么样?”

  半日闲想了想,认真回答道,“好呀,我陪你试试。”

  作者有话要说:id是凌嬛亲指出,谭墨闲念的诗写的是钱塘江。这里确实是我的疏漏,在这里道歉。《望海潮》是柳永写杭州的一首词,被我拿来错用到了汴京上。但是,仅仅把显示出是杭州的句子给删了,其他的还是留着好了,留着贻笑大方也好~

  其实是因为我找不出更好的、而且是描写汴京的诗了,哈哈。

  望海涵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