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8章 芜湖保卫战(下)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也难怪斯大林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

  军事上的差距也更加明显,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样。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

  背靠常凯申的中央军,算得上是装备最好、条件最好的了,也不过是每个士兵配发15发子弹,做实弹射击。而打起仗来以后呢,每个兵只能配发20发子弹。反观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能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结果就是日军每个中队都有三分之一步枪兵可以达到优秀射手的水平。日本老兵的射术,即便是在战争结束七十年之后,依旧被那些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不断地提及。

  这样的悬殊对比,直接使得有着远超国府军胆气和斗志的cpc军队领导人们,也不觉得击败日军,光复全部国土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实际上,以cpc本身的利益来说,抗战的快速结束并不算是一件好事情。当年常凯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曾经让举国大骂,但是后来的现实也能够看出,光头大队长的忧虑是现实的。当年一支被追了二万五千里,躲在高原窑洞里,随时可能就要崩溃的武装力量,在与日军和国府军斗争的八年中,居然发展成了一百万军队。而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cpc就彻底地将kmt从大陆上的统治连根拔起,完成了一个实质上的统一。而kmt方面从1912年建国,一直到东北易帜建立起一个名义上的统一国家,则花了16年的光阴。

  只要日军还在中国一天,那么吸引仇恨的mt就是国民政府和常凯申,或者说国府军就不能全力对付cpc军队,那么cpc就有着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群众基础,去扩建自己的军队。同时,一个抗战无能的政府,还有一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