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8章 438 苏联遗产的瓜分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着急。

  从各加盟共和国那里缓慢收取军力的叶利钦没有快速地向两个分裂国发动进攻,而且似乎扬科夫和诺渥兹洛夫自从宣布独立之后,似乎也没了更多的挑衅性举动。不过这并没有让叶利钦感到很放松,因为扬科夫和诺渥兹洛夫两个军头居然开始老老实实地宣布自己的治国纲领,并且颁布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措施。

  任何对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有研究的人都能够从两国大同小异的政令的字里行间中分辨出一个单词——中国。没错,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改革措施虽说没有照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确实严重模仿或者说山寨了中国的成功经验。

  首先西伯利亚和远东加强了cp的控制,并且强调cp的领导,坚持了自己议行合一的苏维埃体制。但另一方面,政治上又推崇更加开明和开放的模式,比如加强人民代表制度的真实性和效用性,在合理范围内保障人们的各种权利以及自由。其实大多数居民对于政治上的内容不感冒,他们更关心的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远东共和国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任中国经济力量的渗透,所以远东的俄族人已经十分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且认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保持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普通人具有开设私有经济实体的权利,以市场主导经济走向,开放而灵活。可以说,远东只不过是把自己已经做的东西,现在都说出来而已。

  与欧洲部分的俄罗斯情况不太一样,因为齐一鸣明里暗里地渗透,所以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情况要比欧洲部分强得多,西伯利亚那边可能稍差一点,但是在扬科夫一宣布自立的时候,大量被撕去中文标签的产品被军队免费发放给各大城市的居民,而且仅仅宣布独立一周时间,对于经济和企业的重组工作已经开始展开了,人们获得新的工作,从而可以直接得到工厂发放的“军票”。

  因为叶利钦乱搞苏联银行,卢布正在大跳水,齐一鸣可没心思为俄罗斯买单,所以他以军队的镇压力和信誉为保障,强行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发行了新的代理货币,也就是军票。这些军票可以在当地的商店中,直接兑换那些来自中国的生活必需品和食品,比起卢布有着更强的购买力,所以也十分受当地人的欢迎。

  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工业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强于中国的很多地区,齐一鸣借着这个机会,直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借扬科夫和诺渥兹洛夫之手下达,其实就是让这些企业开始为中国的企业做配套。这样一来齐一鸣可以发挥中国本土的轻工业优势,然后供给两个共和国,而两个共和国的重工业、资源采掘业又可以补充中国经济体,皆大欢喜。

  令齐一鸣十分满足的是,两个共和国进入自己的控制,使得他也变相收取了大量苏联的遗产——航空工业中他拿到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伊尔库茨克厂、新西伯利亚厂;造船厂有阿穆尔造船、共青城潜艇制造厂;陆军装备则有鄂木斯克交通机器制造厂等等。还不提核工业、航天工业等。几乎苏联拥有的几乎全部的军工制造选项,都被齐一鸣给接收过来了。

  另一位面中主要供给中国的su-27和su-30就是在共青城制造的,现在齐一鸣如果想要造点苏霍伊战机玩玩,或者拿出去卖,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齐一鸣甚至考虑了,是不是把歼-16拿出来,套上共青城厂生产的名头,自用或外销。

  红警大中华1985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