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4章:图谋南美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口不多,资源和纵深几乎为零,一旦支柱产业不景气,便会直接导致国力快速下降。

  别看法国介入第二次欧陆战争超过十年时间,然而法国国力还在不断上升。

  荷兰没有介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国力却在不断下降。

  假设明帝国的国力为一百的话,法国也就百分之十五,荷兰最多百分之五,可能只有百分之三,仅此而已。

  明帝国总人口达四亿,奴隶数量约五千万,岁入(不含粮食)为十三亿银币。

  法国总人口约五千万,奴隶数量为一千五百万,岁入(不含粮食)达七千万银币。

  荷兰总人口为一千两百万,奴隶数量不到五百万,岁入仅为三千万银币左右。

  这么对比还看不出来的话,有三个参考依据。

  其一,新印加帝国,总人口近五千万,奴隶数量约为五百万,岁入高达一亿五百万银币。

  其二,奥斯曼帝国,总人口约五千万,奴隶数量达到近千万,岁入在三千万左右。

  其三,瑞典王国,总人口在六百万左右,奴隶数量不到一百万,岁入不到一千万。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法国的岁入金额比不了擅长挖矿的新印加帝国。

  法国的实力购买力其实也逊于奥斯曼帝国,因为很多时候,奥斯曼与明帝国的贸易都可以用成品油这种硬通货来交易,并不需要支付真金白银。

  朱慈烺认为加上易货贸易这部分的话,奥斯曼帝国的实际岁入要比法国略高,应该相当于岁入九千万银币左右。

  瑞典几乎没有黑奴,全部都是白奴,而且是罗刹人。

  考虑到其人口仅为荷兰的一半,岁入是其三分之一,其实也够用了。

  瑞典还有一部分收入是通过罐头、木材、毛皮等土特产来易货,换取明帝国的各种商品的。

  按照加入易货部分的总岁入排名的话,那就是大明帝国>新印加帝国>奥斯曼帝国>法兰西帝国>荷兰王国>瑞典王国。

  按照综合国力来排名的话,法国凭借其欧洲第一且世界第二的科技水平,以及不俗的工业产能,仍旧可以稳坐第二把交椅。

  最重的是,法国占据的都是西欧这样的好地方,适合农业发展,路易十四完全不用担心出现饥荒。

  当然,新印加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也有自己的粮仓。

  前者拥有拉普拉塔平原地区,后者也有小亚细亚。

  关键在于这两家完全是抱了朱慈烺的大腿,才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

  没有大明帝国的全面帮扶,早晚还会变成一滩烂泥……

  在峰会上,路易十四还试探如果法军进攻已经搬到南美的葡萄牙,大明如何反应。

  朱慈烺表示此事与大明无关,心忖:老子已经懒得出兵了。

  等法国打下来,路易十四再用这块地皮跟自己换购武器与技术,比直接出兵巴西要划算得多。

  随着第二次欧陆战争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