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章 公心或私心 桓公真豪杰(下)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虎,正年轻气盛,处在一个极其渴望建功立业的时期,那么如果能够按莘迩所言,把此战的战果进一步扩大,当然是更好不过。

  可是麴爽所提出的“将士思乡”这一点,亦的确是个问题。

  打仗并不是主观所能决定的事情,一场战争,欲想取胜,它是要有很多客观的条件的,其中将士的士气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令狐乐对此还是明了的。

  故而他这时还真是难以做出决定。

  斟酌思索了好长时间,直到夜色降临,令狐乐作出了决定,说道:“这样吧,小宝,你明天代孤去见一见征西,把麴爽的这些话告诉征西,看看征西是何意思。”

  陈不才恭谨应诺。

  这天晚上,令狐乐辗转难眠。

  ……

  第二天,陈不才来到莘迩营中,求见莘迩。

  莘迩没有让他多等,很快召他入帐。

  入到帐中,陈不才下拜行礼,说道:“下吏陈不才,拜见将军。”

  莘迩清朗的声音响起,陈不才听莘迩说道:“陈君请起。”

  陈不才起身,仍未抬头,捧手躬立站在帐中。

  莘迩笑道:“卿何必这般拘礼?请坐吧。”吩咐帐下伺候的乞大力,令道:“给陈君端热汤来。”

  莘迩面前,陈不才哪敢就坐?说道:“不才不敢。”

  “不才不敢?……呵呵,既已不才,何来不敢?”

  莘迩这话,语气云淡风轻,像是随口道出的,而其此话中之意,乍闻之,像是没有什么含义,甚至像是个病句,可细辨之,又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又好像是蕴含了挺丰富的含义。

  陈不才不知莘迩为何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却是做贼心虚,也不敢细想,更不敢发问,额头上的汗珠就有点下来了,生怕在莘迩面前失礼,或被莘迩看出些什么来,他赶紧清掉脑中因此而起的杂念,话入正题,说道:“启禀将军,不才今日求见乃是遵大王之令。”

  莘迩把正在看的军务文牍往上推了一推,放下手中的毛笔,问道:“大王有什么事么?”

  “有一件事,大王想征询下将军的意见。”

  莘迩说道:“何事?”

  陈不才便把昨天麴爽求见令狐乐,以“将士思乡”为由,建议令狐乐不要在东进关中,而是应当及早撤还陇地这件事,不敢添油加醋,原原本本地与莘迩说了一遍。

  说完。陈不才说道:“大王在听了麴公的此个建议之后,稍是难下决定,便命下吏前来求见将军,问一问将军的意见。”

  “嘿嘿,‘思乡之情’。”莘迩不明意味地笑了两声,问道,“小宝,你思乡么?”

  陈不才说道:“下吏唯知尽忠报君,岂敢因家忘国!”

  莘迩说道:“这么说来,你其实也思乡了,对么?”

  陈不才从小到大,没有离家这么远过,亦没有离家这么长时间过,虽说他是令狐乐的亲信近侍,从军出战至今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