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姐姐们来拜年,想起过去时光_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萍的女知青也对远中有意思,不过那是一开始。

  “现在远中和张晓娟谈对象了,估计那李静萍也断了念想了。”

  大姐惊讶的说:“噢!就远中那样,还有女知青喜欢他?”

  母亲听大姐说这个,不高兴了,她说:“咋,你兄弟哪一点不好,我就觉得远中挺好的。”

  “是是,是你儿子,当然好了。”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吴远中他们也转了一圈回来了。

  “咱先回去吧?”大姐夫说。

  “行”,大姐说:“我们路远,还待走着,就先回去了。”

  母亲说:“走吧,别摸黑喽。”

  “不跟俺爸说了!”

  “不说了,你爸还没醒呢!你们回吧。”

  大姐一家就先走了。

  送走了大姐,三姐说:“那我们也回去了。”

  “回吧,回吧,你们走了俺也安生歇一会。”

  三姐说:“吆,听这意思是不想让俺们来了?”

  母亲说:“就你会猜,咋不上好地方猜?”

  三姐笑着说:“你说的都不好,咋叫俺朝好地方猜?”

  “好好,那别走了,吃了晚饭再走。”

  三姐故意一撇头说:“不吃,走,寅飞。”

  李寅飞跟母亲打招呼说:“走了,妈!”

  母亲笑着点点头说:“走吧,走吧!”

  三姐就和李寅飞一起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走亲戚了,姑呀、姨呀、舅呀,各种亲戚都要走一遍。

  这些亲戚,有时候吴远中一个人去,有时候和二哥一起去。

  母亲备好礼物,往往一圈亲戚走下来,礼物一点都没少,反而还多了各个亲戚家炸的年货。

  这都是前些年传下来的习俗,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前些年一穷二白的时候,人们走亲戚都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做为礼物。

  而收到礼物的人,是不会要别人家东西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太穷了。

  可以自己要饿两天肚子,才能凑出要走亲戚的礼物。

  所以礼物都会原封不动的返回去。

  不光返回去,如果先收到礼物的人家稍微有些多余的,还会给回一些礼。

  慢慢的,就成了一种习俗。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比那时好多了,好歹也都有吃有喝了,但流传下来的习俗一直都没有变。

  这变成了一种礼节,也变成了一种美德。

  除了子女孝敬父母之外,走亲戚拿礼物,也变成了一种仪式。

  接受礼物的人不收礼,还会给回一些礼,所以吴远中和二哥走亲戚,东西越走越多。

  来来往往,你来我去,从大年初三开始,吴远中和二哥就一直在走亲戚。

  初十之后,亲戚才走完。

  再后来的日子就什么事都没有,天天就是玩。

  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后,年就算是走远了。

  下了正月十五,母亲就去找了媒人,要去张晓娟家提亲。

  因为再停几天,张晓娟就要开学了。

  本来,媒人去提亲,张晓娟在不在家都行,但张晓娟说:

  “她还没见过媒人是怎么提亲的,别人的没见过就算了,这是自己的,想见见。”

  “行”,吴远中说:“那就在你开学之前,把亲提好。”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