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七章 改革科举制度,羞辱国子监人(二合一)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着善武之臣加试文士武艺,因为如今天下士子武艺上实在是过于孱弱,长此下去,不利于国家和民族。”

  恰巧在这个时候,首辅袁可立向朱由校奏报了一件事。

  原来,卢象升在亲眼看见学部衙门外的士子暴乱后,再加上他在加入近卫军以前所看见的南方士林中流行的阴柔之气,也就突然决定建言朝廷在考选人才方面改革一下,加强君子六艺中的射御考核。

  射就是射箭。

  御就是骑术。

  卢象升不得不承认如今天下士子早已不注重这两项的培养。

  而这跟朝廷也不怎么重视有关。

  朱由校在听了卢象升的奏本后,也很是赞同,便道:“票拟准其所奏,据朕所知,古时儒士都是能文能武,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仗剑行天下,乃至有敢请缨独自去敌营降敌者,甚至有仅率数十人便灭一国者,可如今我大明看不到多少这样的儒士,难道说我大明的儒士已不能成为文武全才?”

  说着,朱由校就道:“眼下是天启十三年二月,明年正好是会试殿试年,就从明年的会试、殿试开始,参加会试的举子都得先进行一轮武试,先测试体能和射御,不达标者,倒也不是说直接放弃不用,依旧可以参加文试,但中第者,需单独归为一类,作为明经科,不再入进士科,以后只能做文史编纂、教书育人、农医百技、钱粮调度这类非军事内政实权衙门的官职,武试与会试皆合格者才可为进士科,并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而作为未来帝国核心人才储备。”

  “也就是说,今后文科举皆要有武试,不但会试如此,殿试也如此,乡试也如此,院试乃至县试、府试、科试皆如此,这提学官得增加一名,不能只有提学的文官,得有一名提学的武官,不然如何考,着令枢密院于京中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武官中选出优秀者,为地方按察副使,提督学政,选学政武官这事就让卢象升负责吧。”

  至此。

  朱由校终于向科举制度开了刀。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

  朱由校从鼓励士子通过讲武堂进入军中任职后,就造成了文武不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使得许多加入武臣阵营的士子对武事已经没那么反感。

  尤其是在这些加入武臣阵营的士子成为新的勋贵后,他们的立场也就发生改变,更加的希望能让自己这些武勋参加更多的朝政之事。

  所以,卢象升才在这个背景下,因为国子监士子战斗力不行,而想到加强士子的武能训练。

  而现在文武双全的人才储备也比较多。

  毕竟讲武堂兴办已经多年。

  所以,朱由校现在改革科举制度,文科举也要经过体能考试与射御考试,也能有足够的文武全才去执行这件事。

  “哎哟!这些皇家书院的混账,哪里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