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二章 调粮 管控天下钱法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秣;

  “陛下,如今在江南,朝廷为使得商户复产、工人复业,要拨一千五百万银币于市,如今又要拿两千五百万银币用于购粮运粮,而使之流通于市,如此下去,岂不会令天下流通银币进一步增多?”

  熊廷弼这时候不得不提醒道。

  “无妨,把发下去的银子再收回来就是,大明银行在放贷业务建立起来后,会立即进行存储之业务,建立相应条例,设立分行于各处交通要津,然后用有利息的方式吸纳百姓将多余的银币存回银行,到时候银行再根据市面银币之价调整利息!因为参与运粮而有大量银币收入的民夫们会因此把过剩的银币存入银行吃利息;

  朕已让李之藻等提前筹办此事,他们的职责就是随时调控天下银币流通之多寡,市面上银币多了后,他们会想办法的,不然要是出了事,朕第一个处置的就是他们。”

  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以臣之见,朝廷早就该管控天下钱法,而不是任其控于权贵士绅之手,使天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熊廷弼附和了一句。

  他虽然因知兵事而成为阁臣,进入政事堂,但久在中枢,耳濡目染,且他本身也不笨,且统率大军也需擅长后勤粮草调度,所以,他现在也能明白朱由校说的银行调控之事。

  朱由校则微微一笑:“钱法之事,关系国计民生,自当慎重,且更为复杂繁琐,算是不见血不见刀枪的战争,若处置得好,能使天下昌盛,若处置不好,也能使天下大乱,所以,务必管好钱法,多总结,多摸索,多培养一些善懂钱法之官吏,尤其是这最先洒出去的一千五百万元银币流入市面后,要尽量不通过杀戮的方式来解决,以达到长治久安之效。”

  如朱由校自己所言,一千五百万银币,在这个时代,不是一笔小数字。

  因为这约等于一千多万两白银的放贷规模,已经相当于大明在天启之前,国库数年的白银收入。

  所以,当朱由校将这么多银币用来放贷刺激经济后,在江南地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新设在应天府内城的大明银行一开张。

  许多已经提前通过《皇明报》和《邸报》,以及各类官方与非官方消息渠道,得知朝廷要放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而来的不少商户,已经在银行开张的第一天的大早上,就不顾寒冷地聚集到了这里。

  “官爷!这五百元银币,真的不要我利息?”

  不过,许多商户还是不太敢相信官府真的会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因而,此时,第一个鼓足勇气来借贷的小商贾杜首昌就有些不敢相信地问起了大明银行的一名督员。

  这名督员则直接将一袋装有五百元银币的袋子递给了杜首昌,且道:“这是五百元银币,你自己点点,点清楚,立即在这契书上签字盖印,契书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