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准考证_科学家闯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在学院四周,禁止内外往来,马强带着贾诩、段英、华靖、沈平等人坐在隐秘之处,看着外面的学子进入考场。

  负责搜身验人的是管宁,这样豪华的阵容,可见平原上下对此事的看重。

  “有夹带?押下去,关在牢车中,示众三日!”听着管宁的怒吼,马强不由摇了摇头,得,第一次科举就有打小抄的,看来作弊这时,真的是从古到今没啥区别。

  “你这砚台怎么这么厚?砸开!...好哇,果然有机巧,押下去!”

  “你和照片中的人完全不一样,还敢来送死?押下去!!”

  看着外面坐牢车的已经有五六个了,马强不由扯了扯嘴角,自己吸引到的人好像素养不咋地嘛。

  大概是看出马强的想法,段英笑道“明公科举取士,不看门第,自然会有不少宵小之辈混入其中,明公无需担忧。”

  马强点了点头,这倒是,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己吸引的既然大都是寒门乃至黔首出身的人,这些人的道德修养平均水平自然是不如士族子弟的平均水平的,这不是什么瞧不起穷人,而是士族子弟接受的教育本来就比其他人要好,其生活压力也小,不容易动坏心眼。

  寒门子弟当官是否更容易变成贪官,其实也是后世争论不休的话题,但马强以为,这种观点其实就是扯淡,不是寒门子弟当官容易变成贪官,而是士族子弟并不需要直接贪污这样低级的操作,君不见后世的灯塔之国,什么贿赂,这叫政治献金!合法合规岂不妙哉!

  士族要的是万世不易的政治、经济特权,可不求什么一夜暴富。

  “开考了!”

  随着一阵鼓响,平原学院的大门被关了起来,入闱的学子将整整一天都在里面进行答卷考试。

  考试的时间总是很快的,当天色发昏的时候,一阵金锣响,第一次的科举考试到此结束了。

  军士们开始清场,官吏则将收上的试卷开始编号入档,准备封名誊抄。

  “希望这一次能多得一些人才啊。”马强叹了口气“我们的学院虽然培养出了不少可以胜任官吏的学子,但县令乃至郡守一级的官员,却还是无法胜任。”

  “报!!北海战报!”

  马强正想抱怨呢,一通讯兵飞马奔来,将电报递给了黄叙。

  黄叙接过转交给了马强,马强打开一看,笑着对左右说道“子龙威武啊!管亥冥顽不灵,子龙在最后时限过后,当夜以骑兵夜袭了管亥的军营,管亥被子龙生擒,北海之围已解。”

  “那孔融呢?”段英问道。

  说起孔融,马强不由又想起了孔融背后的孔家。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但他并非这一代的孔家家主,这一代的孔家家主是孔子的第19代嫡长孙孔完,在汉灵帝时期的建宁二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前被封为了袭封褒成侯,食邑百户。

  孔融可以说是忠心汉室的大臣代表之一,他到北海就是因为在朝廷上多次顶撞董卓,董卓又不敢杀他,才将他打发到北海上任的。

  孔融到北海后,也想剿灭黄巾,安定地方,率军出战过几次,但被快饿疯了的青州黄巾打的满头是包后就明白了自己真的只会清谈,就此闭城不出。

  连董卓都不敢随便杀的人,马强自然也是不敢轻易加害的。

  孔圣人的牌子可是比四百年大汉朝的牌子还要金光闪闪啊。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