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荆楚庞、黄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根基,我也不怕他们像是南郡诸族一样掣肘于我父子。”

  李典笑道:“仅仅只带北地士子怕是不行……你不想带蔡蒯中人去荆南,可蔡瑁已经是找上门来好几次了,这荐书也呈了一箩筐,非要向你推荐他族中的那些学经后辈,还有蒯良亦是如此……你好歹也是蔡瑁姐丈,总不能真撇了他的面子吧?”

  刘琦仰头看了看房梁,慢悠悠地道:“我那已去的岳丈蔡讽倒是经学豪儒,可过了他那一辈,蔡家的这一辈人在文才上却远不及先贤,蔡蒯两家现下虽也有些读经之士,但水平委实不到家……让他们干些抄录典籍的事情倒是可以,但这治书的大事,哪里是他们能做的?蔡瑁居然也好意思张嘴。”

  李典道:“要不来日,我帮你回绝了他们?”

  “还是罢了,蔡瑁推荐了族中的谁人,就带着那些人一同去,反正到了荆南,隔着数百里地,我用他们抄书还是治学,蔡蒯也不知道,知道也管不着,正好也借此事让蔡瑁欠我个人情……我也好让他替我办件事。”

  “办何事还需卖他人情?”

  刘琦叹息道:“在荆南治学用人,我虽想尽用北地士子,但也需顾忌一下本土学派士子之心……多少还是要用些荆州的名士坐镇才是。”

  李典诧然道:“伯瑜所说的,是蔡蒯两家中人?”

  刘琦失笑道:“蔡蒯算什么,我说的是另外几人……几个需要蔡瑁帮我牵线搭桥,才好联系上的人。”

  “哪几人?”李典不解道。

  刘琦微微一笑,道:“择日你随我一同拜会一趟,便知晓了。”

  ……

  襄阳西南二里,乃是岘山,素有城南胜景之首,道场西来此尽为龙、山多亭榭的美誉。

  岘山之南下,有一片草庐居舍,旁边一片桑园,供草庐中人采桑补贴日常的衣食用度。

  那草庐中所居之人,就是襄阳的大名士庞德公。

  庞德公在荆北名士界的影响很大,若说蔡蒯两家现在为南郡诸族领袖,那庞德公便算是荆楚名士之首。

  最近,颍川的司马徽亦是因躲避中原战乱,迁居至了襄阳,因司马徽昔日与庞德公是旧识,且以兄事之,故来了襄阳后,便一直借居于庞德公的草庐。

  而今日,庞德公的草庐又迎来了另外一位贵客,便是沔阳名士黄承彦。

  黄承彦今日来,是因为收到了蔡瑁的书信,其代表蔡瑁,来与庞德公说和的。

  这就是刘琦卖蔡瑁人情,让他帮忙办的事。

  ……

  “刘伯瑜……嗯?原先倒是不曾听过。”

  庞德公带着斗笠,身着粗布服饰,手持簸箕,在桑园中一边以叶采桑,一边喃喃地念叨着刘琦的名字。

  他此刻的样子和装束,完全不像是一位名士,反倒似是常年务农于田陌中的老农。

  黄承彦在一旁苦笑道:“谁说不是呢?黄某昔年亦是不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