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尚大炮_光速领跑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咦,小新,你怎么也在这里啊,是不是也在等新闻啊?”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手里拿着记事本的中年男子热情地招呼道。【无弹窗.】

  “老刘,你也来啦。”被称作小新的男子,打了个呵欠,一脸疲倦地回答道:“都等了大半天了,也没捞着什么新闻,真有些不值。”

  “是啊,真见鬼了。”有人在一旁搭腔道。原来,聚集在这周围的,不仅仅只限于他们两个记者,还有许多抗着摄像机,专心守侯的记者。此刻,他们都三三两两地集聚在一旁,或聊天,或观望,或打着电话,总之做着与工作有关的事情。而在更远的地方,聚集了无数的人群,看来这里似乎真的有什么事情生了。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新闻记者,工作满无聊的,每天报道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偶尔有些突性的大新闻,但挖掘潜力却不够,稍微抨击一下,就没有料可挖了,又只得匆匆地收尾了。所有这些,对于记者这样一个需要**的行业来说,确实让人觉得很郁闷。有的时候,这些社会新闻记者,心里反倒满羡慕那些娱乐和体育新闻记者的,他们整天都像打仗一样匆忙,奔波于全国各地,而他们炮制出的文娱和体育版面,都是人们优先看的内容,而挖掘出来的新闻,也是一条比一条劲爆,引导着人们的流行观念和走向。

  这样几乎一成不变的记者生涯,也让这些社会新闻记者变得有一点点的懒惰。每天所报导的新闻,几乎完全雷同,不是小偷,就是失火,要不然就是车祸,可以说,这样的新闻根本激不起什么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连许多关于道德伦理的新闻,也因为见得实在太多了而变得索然无味。记者的生活,其实远不是平常人所想的那么刺激,卧底的记者,披露黑幕的英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当的,这种虎胆英雄在记者这个行业里,也算是稀有品种。

  靠近那些正在聊天的记者,你总会听到这么一句相同的话:“真奇怪,那个没德的家伙还没有出来吗?难道从后门逃跑了?”这是现场几乎所有记者共同的疑问,但却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他们在这里守候了很久一段时间了,照理说这么多双眼睛,就连只蚊子也逃不过他们的视线,但奇怪的是,这次采访的对象,却真的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很久都不见露面了,只偶尔他请的工人出来过,但也往往被打成熊猫被赶回去。

  记者们口中那个“没德的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会引得这么多记者在这里驻足守候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群众在附近聚集呢?这件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一周前的炎黄大学说起。那个时候,在炎黄大学的校园里,肖丹刚好和赵志云套上近乎。这个人很有心计,一方面是以师弟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