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章 口碑坚挺_华娱之光影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拿到签证;

  记得在机场一个一个拥抱朋友最后是女友,然后头也不回的走进去安检的画面;

  记得误打误撞的申请到一份助教工作,结果坐车五个小时,赶到之后又等了一个小时,最后却被对方一句‘我们这里无法提供H1B’,直接拒绝;

  (注:H1B,即发放给美利坚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员工的非移民签证)

  记得每周会一个人去时代广场,坐在中心的那个台阶上啃着麦当劳等天黑看那些亮如白昼般的广告牌和来来往往的游客。

  我每次都在想:这片刻繁华过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就冲着带给我的这些美好的感觉,心酸的回忆,我就喜欢这部电影。”

  写下这段话的人,正是身在魔都的叶子凡。

  …………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虽然投资不菲,但不管是它讲述的故事,还是从演员阵容的角度来看,都只能面前归于商业片的范畴。

  早在上映前参与制定宣传计划时,李墨就向光纤、中影负责宣发的团队一再强调过:《中国合伙人》不是偶像电影,过分强调演员阵容毫无意义,与其花费力气在宣传演员,不如努力营造出好口碑。

  光纤传媒旗下的宣发部门,早在《催眠大师》的时候就跟李墨合作过,所以对于李墨的意见还能比较看重,但来自中影集团旗下的人则把李墨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

  面对这种情况,李墨能做的事情也只有苦笑,苦笑,继续苦笑……

  即便是现在的HY,也未必能惹得起中影集团这个庞然大物,更何况是区区的墨龙了……

  然而,当10月12日的票房统计完毕之后,再也没有人敢于在《中国合伙人》的宣发上将李墨的意见置若罔闻。

  《中国合伙人》的首日票房报收4300万,以24%的排片,拿下了58%的票房占比……

  其中49%的观众,是因为从各种渠道接受到了《中国合伙人》的高口碑影响之后,才临时决定去电影院观影的。

  这简直就是在赤果果的打脸……

  不仅如此,因为受到高口碑的影响,一部分原本并非影片观影群体的观众,也因为排片和从众心理的影响而走进了电影院。

  从此以后,《中国合伙人》的宣发重点便完全倾斜在了如何营造好口碑这方面。

  10月13日,周六,受到双休日假期与院线主动提高排片量的双重影响,《中国合伙人》的票房更上一层楼,单日报收6800万。

  截止周六晚上12点,《中国合伙人》上映两天,累计票房成功破亿,两日票房达到亿元。

  如果李墨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数据已经超越了原时空的首周末票房了……

  到了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接下来一个月的电影预上映清单,所有人都惊讶的发现,李墨为《中国合伙人》选择了一个年内最好的上映档期。

  所有人都看好《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极有可能刷新李墨个人电影的票房记录,并且同样有极大的可能性将李墨的个人电影累计票房推入十亿元俱乐部。

  虽然这个‘十亿元’并不是单部电影票房数据,但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十亿元俱乐部’成员,还是足以让所有人侧目了。

  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注意到,不管是《催眠大师》还是《中国合伙人》,都是李墨的墨龙传媒与其他公司合作拍摄的作品。

  那么,墨龙传媒接下来独立制作发行的《滚蛋吧,肿瘤君》,还能够延续李墨的神话吗?

  大部分人都在拭目以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