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7 真是我的福将也_替身农妇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人”,给予一定的补偿,一有情况能及时反馈给衙门。尽管这两个是新词,但是乾平章很容易就理解了其意。

  信中解释道,一般村子里的里长都是年长者,处理村里矛盾是有威望的,但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反应未必快。

  且要长途跋涉跟衙门交涉,还是年轻力壮的稳妥些。

  是自己老了?

  还是心肠硬了?

  乾平章暗暗反省自个。

  衙门大厅里,曾泰审问了阿龙一伙,所说跟董梅信里的一般无二,方道:“依律你们该被关大牢的。”

  “大人饶命啊?”阿龙以及乡亲们吓得立马跪地连连磕头求饶。

  见状,曾泰拧紧了眉头,怪不得信中所说,百姓们对于衙门有种惧怕。谁都不愿意跟衙门扯上什么关系,很多人即便是去偷去抢,也不愿意相信衙门能好心借给他们粮食。

  “起来吧。”曾泰抬手示意,“既然李娘子为你们作保求情,我也不会罚你们了。”

  大家这才放下心来,刚才竟以为那位大娘子合着衙门一起坑害他们呢,这下心里又对董梅多了几分愧疚。

  “你叫阿龙?”曾泰问道,李娘子在信里提到过这位为首的汉子。

  阿龙点点头,壮着胆子道:“那位李娘子说大人定会借给我们粮食,还说开春了她给我们活做,这样便能还上大人的粮食了。”

  每当有灾情,朝廷也会拨一笔款子,以赈济灾民,也就是聊胜于无吧,救治是非常有限的。

  还是李娘子说得有道理,得发动百姓自救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曾泰解释道,这借的粮食来年再还,还回来的粮食还屯在衙门,以备不时之需,也算是作为百姓们的最后保障。

  若实在无力偿还的,衙门也不予追究。

  “真……真的吗?”阿龙一伙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我们有了能力一定偿还的。”

  他们是真没想到,衙门真有这等好心。

  早前这些话衙门也张贴布告公示过,但毕竟消息传递有限。正如董梅所说,常人是不愿意靠近衙门的,在他们的骨子里都认为,衙门那就是打官司的地方,没事谁都不愿意去。

  说得曾泰有些尴尬,这都是由于他治理无方而导致的结果。

  他也曾听说过,乡下老人常吓唬小孩的一句话就是:再不听话就关衙门去。

  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衙门就是关坏人的地方,再无他用了。

  不过,真是的大头还得是各地主富商人家的捐资,他们随便抖漏点出来,就能救不少人性命了。

  至于定这个有借有还的规矩,主要目的在于鞭策底层百姓能有自力更生的态度,不至于让其养成遇事依赖别人乃至衙门的习惯。

  说到底,任何人都得学会自救,比起等着别人来救而实在有用得多。

  “如今我这儿有件事情,需要身体壮实的去做。”曾泰看了看大家,“当然,不叫你们白做,衙门会发工钱的。”

  “大人……真的吗?”阿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日子还能有活干,俺们有救了,俺全村人都有救了。”

  一旁的乾平章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

  冰天雪地里做活竟能让人激动不已,这可是要命的活啊。

  “做得好,你们村借的粮食就能免还了。”曾泰道。

  一听这大好消息,其他汉子们也不拘着了,个个面带欢喜,像是获得新生一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