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操旧业_锦绣的科举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老爷希望落空,却没有表现出多少失落来,反而告诉锦绣:“爹怕是要重操旧业了。”

  锦绣不明所以。

  元老爷长长的叹口气:“你这次行事,在坊间名声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大快人心,弹冠相庆,自然是拥戴你的。

  同时有人对你恨之入骨,已经隐隐有风声传来,说你要在明安府搞一言堂,大有顺者昌逆者亡的意思。”

  锦绣挑眉:“传便传了,这不正是现如今官场的实质吗?做得说不得,也挺没意思。难道事到如今,依然有人觉得可以用言语拿捏住我不成?”

  元老爷无奈:“爹让人查过了,这流言并不是从被你整治过的那些人家中传出来的,反倒是一些不知内情的百姓,对事情的真相一知半解,按照自己的理解加工一番,传播开来。”

  这锦绣就更不在意了:“愚者多矣,尽己所能罢了,哪能事事都与他们计较?”

  元老爷不甚赞同:“这些事儿交给爹来处理吧,刚好最近有空,你小时候,咱们家就没少做这种收买人心的事,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几样,爹熟悉。”

  元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乡邻间做善事,行善举,逢年过节有不少百姓将自己的心意放在元家门口转身就走,喊都喊不住。

  被皇帝赏赐“积善人家”的牌匾后,行事比以前更加低调,但该做的却是一点儿没少,到了元老爷这个地步,钱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反倒是儿子的名声,家人的健康,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锦绣也没阻止,主要是想给元老爷找点儿事情做,否则老头子待在家里闲不住,急得团团转,锦绣看了心里怪不落忍的。

  有时候他都想脑子一抽,直接将寿伯喊过来陪元老爷算了,但最后总算是理智战胜了感性,没让自己做可能被元老爷拿鞭子抽的事。

  类似于施粥,让人领救济粮的事情性价比太低,元老爷已经不做了,这样的情况只有在靖林县老家还在坚持。

  都是香火情,只要元家还有一口饭吃,就不能让老家的乡亲们饿着,因此元家这些年在靖林县老家的名声特别好。

  在明安府,就完全不能这么行事,元家在这边有不少生意,刚好生意扩大,需要扩招伙计,开出的条件非常优越,薪资待遇让做了多年的老师傅都眼红想去给元家做工。

  包括店铺伙计每月必定有两天休沐日,每年有十五天年假,中秋春节元宵这些传统节日,还有各种节日福利。

  凡是在元家店铺干满三年的,往后随着年份上涨,月例银子跟着上涨,凡是在元家做工的伙计,都可以享受内部优惠价,带上元家伙计的身份牌子,就可在元家的各大商铺中,以一个接近于成本的价格购买很多东西。

  除了这些让人眼红的待遇外,最主要的还是元家给工人开的月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