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_三国好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较烫手的山芋带回徐州。

  见陶副主任态度坚决,无权无兵的汉献帝也无计可施,只是抹着眼泪说道:“陶爱卿执意要遵诺守信,朕也不能强迫爱卿背信食言,但是朕还有一个问题要问爱卿,袁绍接管许昌之后,倘若效仿董卓、曹艹擅权专政,欺君罔上,爱卿又如何处之?”

  陶副主任沉默了片刻,忽然大声答道:“倘若袁绍也效仿董卓、曹贼欺君弄权,臣身为汉臣,世食汉禄,只消天子一道圣旨,臣即刻点起徐州倾巢之兵,再来讨伐袁绍,勤王救驾!”

  “好,朕这就给爱卿一道密旨!”汉献帝也是无奈,马上就命宫人取来一道白缣,咬破手指又写了一道血诏,然后流着眼泪捧到了陶副主任的面前,哽咽说道:“陶爱卿,此诏汝可带回徐州,倘若袁绍入朝之后效仿董卓、曹艹欺君擅权,万望爱卿立即持此血诏,兴义兵讨伐袁绍,前来勤王救驾。”

  陶副主任跪着接过血诏,也是哽咽着郑重说道:“请陛下放心,倘若真有那么一天,臣下次再来许昌,必然再不与陛下分离!”说罢,汉献帝与陶副主任君臣抱头痛哭,倒也很有些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的感觉。

  对于陶副主任撤出许昌的决定,汉室文武百官的反应倒不象汉献帝那么激烈,除了少部分人觉得陶副主任不够负责任外,包括伏完在内的大部分汉室文武却还是很愿意留在许昌的,一来是曹老大之前花了大价钱修建许昌城池,汉室除了受曹老大的气外住得还算不错,不想再到徐州去重头开始;二是大袁三公的名声到目前为止还算不错,没干出什么特别出色的叛逆行为,又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与汉廷里绝大部分的文武官员都有门生故旧或者亲戚婚姻的关系,所以这些汉室文武也更希望由袁绍军接管许昌一些,这样自己在大汉朝廷里才有希望获得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官职。

  也多亏了汉室文武大都存着这样的心思,所以徐州军队的撤离许昌行动总体来说还算顺利,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全军撤退,只留下傅阳麾下的三千步兵守卫许昌,等待袁尚队伍抵达后移交城防。对此,徐州军队确实有一些不满声音,但因为徐州军队已经连续五六年战事不歇的缘故,大部分将士还是相当思念家乡的亲人与水土,所以反对的声音也不算太大,也没出现什么动乱。

  徐州军队撤走的当天正午,袁尚公子的队伍便急不可耐的匆匆赶到了许昌城下,结果得知徐州军队主力已在上午撤走后,袁尚公子虽然也有些遗憾没能与妹夫再见一面,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是迫不及待的接过了傅阳队伍主动交出的许昌城防,还一入城就不顾冬小麦已到下种季节,马上就关闭了许昌四门,并派心腹审荣率军充当御林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