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章 汽车发动机攻关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对秦海说道。

  “我记得浦江汽车公司不是引进了德国狼堡公司的发动机技术,建了一个年产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吗?”秦海问道。

  “现在已经扩大到年产20万台了。”杨新宇纠正道,“除了浦江汽车公司之外,北店、安什两家汽车公司也建了自己的发动机生产基地。各自都形成了年产20万台以上的生产能力。”

  北店汽车公司和安什汽车公司都是国内老牌的汽车企业,这两年分别引进了美国、日本的汽车技术。生产合资品牌的小轿车。对于这两家企业建立发动机基地的事情,秦海只是有所耳闻,并不很了解。听到杨新宇这样说,他随口应道:“既然如此,那杨主任还操心什么呢?让这几家企业再增加一些投入,提高产能。不就可以了吗?”

  “问题在于,这几家企业的发动机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不是自主技术啊。”杨新宇一语道破了天机。

  “原来是这样……”秦海这才算明白了杨新宇的意思。作为一名穿越者,秦海其实应当是能够想到这一点的。只是因为他自己的专业是材料,对于汽车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才会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他记得,直到21世纪初,中国大地上跑的小轿车,还有一大半用的是引进技术的发动机,尤其是在高档汽车方面,几乎完全被国外品牌发动机所垄断。

  “这么说,机械委是打算在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方面做一些事情了?”秦海试探着问道。

  杨新宇道:“的确是有这个打算,不过这件事不是由机械委发起的,而是北店、浦江、安什等几家大型汽车企业联合发起的。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要在本世纪末开发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主品牌发动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赞赏。”

  秦海道:“这是好事啊,国家不是一直都在提倡自主创新吗?这几家大型车企能够自发地提出搞创新,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啊。”

  杨新宇点了点头,神色却并不轻松,他说道:“自主创新是好事,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很多。发动机牵涉到的技术千头万绪,在很多方面我们国家都缺乏基础,要想在几年时间里搞出世界一流的发动机,谈何容易。”

  秦海不屑地说道:“能不能搞出来,另当别论。车企有这个决心,还是应当支持的。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咱们也能够做到,不外乎就是投入足够的资金而已。”

  杨新宇苦笑道:“秦董事长说话真是大气,不外乎……而已,你知道这其中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吗?”

  “多少?”秦海问道。

  “初期投入,不少于20个亿。”杨新宇伸出一个巴掌,来回翻了四下,表示了一个“20”的数字。

  “嘶……”秦海轻轻地吸了一口凉气,他实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