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唐乡会的方向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三佛齐最为底层的人。

  正是因不同的朝堂制度,三佛齐的贫富差距不断的拉大,加上是海贸国家,在财富聚集了上层的少部分人手中时,矛盾会逐渐尖锐。其实,这也给大宋逐渐发展的海贸,并将成为因海贸而成为第一批富人的海商有了提醒,海运府该如何利用海商的富裕,来让更多的人富裕,是个需要长时间解决的问题,但大宋依旧是以农业为根本,相关问题短时间内不会出现。

  如何对待农业和贸易的问题,恐怕才是将来或过百年,朝堂之上着重讨论的问题。

  李贤略带忧虑的想了想,便在侍从的陪同下往邦加城内而去,增晖已经带着人前来寻找了,要是再有一段时间不下山,这位邦加城的护城使,或是单纯的担心,或是其他原因,定然上去寻找。

  要是撞破了他和唐乡会的约定,那李惑的南洋建国大业可能还没开始就要先行夭折了。

  ……

  唐民窟位于邦加城外以东三里,乃是没有身份,或不愿于邦加城登记身份者的停留之地,多少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原风格的乡邑。

  和其他贫民窟一样,此地也是邦加官府不主动加以管辖之所,但这几十年来,一直未被官府消灭的重要原因在于,唐民窟里的人,每岁都要向主管的邦加官吏进献财物,也就是保护费。

  唐民窟,顾名思义,内中生活之众,多以从中原流落的汉人为主,取名唐民窟或是在怀念远去的大唐盛世。

  而往来的汉人行商,有的有感于昂贵的入城费用,或于城外的集市买卖后,也多有在此停留。

  毕竟同邦加的其他城外之地相比,唐民窟更显得规矩安全,因为唐乡会的总部就在唐民窟内,并管理着唐民窟的一切事宜,给予流落至此的汉人以庇护。

  李惑曾于李贤说过唐乡会的人数,不过三五百,而实际上,在唐民窟,男女老少全都加起来,都远超之,足有两三千。

  处在邦加城内,同样有唐乡会的落脚点,只是城内做事不太方便,大部分唐乡会的人都喜欢待在唐民窟内。

  李惑祖孙回来了,第一时间就召集起唐乡会的骨干精英加以商量。

  落日的黄昏,将整个世界逐渐燃成金黄色。唐乡会所在的院落大堂内,站立的近二十人,都是唐乡会留在邦加的骨干,有的人因赶来匆忙,身上的衣服都为汗水打湿。

  “事情就是这样的,老五老九,还有顺子,你们都怎么看,尽可说说!不要忧虑其他问题,想要做成这件事,终归需要我们唐乡会所有的努力!”

  李惑坐在最上首的座椅上,把在小鸡鸣寺后山与李贤的谈话全盘道出,没说出自身对这件事的看法,而是目光先是扫过前方一个个座椅上的人,又看向后面站着的人,再出言问道。

  被称作老五和老九的,和李惑是同一个辈分的人,也是除李惑外,在唐乡会地位最高的两人。

  此中老五叶子功是个跛子,但却没人敢小看这个跛子。

  叶子功咳嗽了一声,道:“我跟随大哥在南洋闯荡了四十年,当时结义的死的死,走的走,能留下的,都是衷心唐乡会的,要说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收获。老叶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努力思考过,才发现我们选择的方向,从开始可能就是错误的!”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