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铺路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划。”

  “当日我为赵大官家,提出了盐田和海贸,两大充实内库的方针政策。王曾由此成为盐讨使,主管盐田建设,近三年来,为内库输送了巨额的钱财。据说新修的宫观,有超过六成的费用支出,都是盐田供给的。

  张业作为赵大官家信任的宦官,执掌海运,并任舶司使,在初期的港湾和出海船坞建设后,没道理于这些年来,于内库只出不进,相比于海盐,海运的业务,其实应该是最挣钱的。

  产生这种情况,很大的可能是,其用皇帝内库之钱,所做的一切,为琼州本地乡绅做了嫁衣。毕竟琼州山高皇帝远,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张业就算有皇权加深,也无法与本地人斗争。

  就算他于赵大官家诉苦,赵大官家也只能处罚本地官吏,比如雷允恭所言的两地知州……于当地官吏而言,并不能伤筋动骨,甚至待新的州路一级的官吏来后,加以利之。”

  只在片刻内,李贤就理清了内中的关键。

  “张业身负皇命,依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低估了沿海本地势力的作用。因为海贸的利润,只有身处沿海的乡绅才知道,那里的利润有多大。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致使张业虽盯着舶司使的官职,依然处处受制于人,若无去了,该怎么做?又怎能使当地的官吏俯首?完成皇差的同时,能做出某些实践?”

  琼州沿海的情况,李贤现今只通过赵氏商行才能了解个大概,贾麟等少年们退出安西军,依命去往琼州下海后,传回消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李贤习惯性地把情况想到最差。

  想要解决这些所有可能到来的麻烦,乃至于刺杀之局,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力破力!

  他能借助的力量,大的讲来自中央朝廷,来自皇帝赵恒。细化来看,就是兵力!

  手中有兵,全身不慌。

  纷乱的河西是这样,遥远的沿海同样是这样。

  张业定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才使之虽有皇权加身,但依然行动不便,最终还惹得赵恒的腰包都缩水不少。

  当想到关键点后,李贤就已经考虑该怎么向赵大官家“哭诉”了。

  过了这村,没了这店。

  趁着他因河西的阻敌战绩、外有前些年留下来的圣眷,理应把需要的要求都提好,等真正离开了东京,几年不回家,除了要想办法给皇帝的内库塞钱外,余者的交往就少了。

  大宋国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朝堂上的奏书更是多如牛毛,说不定再过上一两年,皇帝就把他忘了。

  当赵恒谈到他有意将张业调回东京时,李贤终于抓住了机会,开始为张业求情起来,并将所想到的“受害论”捡挑重点说了出来,言之沿海的本地势力的危害。并暗示沿海两地被推出来的知州,多可能是用来平息天子之怒的。

  且这里面,没有朝堂中枢的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