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壮士行(一)_猎杀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数百打出国威,震惊世界的好儿郎,王栋终于亲身感受了国府的无能软弱,当然还有列强的蛮横与霸道。后世一句话说得好啊: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面前这些人是什么,是国魂,是赤子,是民族的脊梁。

  “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遗嘱,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这是谢团长说过的话。

  英文《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

  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也指出:“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八百壮士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更改为《中国一定强》)的声调传来,由一人,到多人,到全体。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战死不退让,宁战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飘荡,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能挡,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唱了很多遍之后,壮士们与上海人民隔河合唱的场景历历闪现,更加激荡着他们自己的热血和心灵。

  王栋更是热血沸腾,等跟随唱过几遍之后,浩然真气透体而出:“为了驱除倭寇出中国,请跟我上战场!”率先冲向军营大门,后面白厚德等特战和警卫人员紧紧围护着他,贴身而上。三百多壮士,在二连长一声高呼中,紧随其后,向军营大门进发。

  守门的官兵,包括中校在内,双眼含泪,将举着的枪放了下来,眼睁睁看着数百英雄将士走出军营,进入夜幕之中,很快和远处的山脉融为一体。

  回到双山地区,手下各队已经满载而归。尤其是留守部队,在七叔王大雷指挥下,不仅在山区里建立了比较坚固的基地,而且还剿灭了几支山匪,以及群众深恶痛绝的地方保安团;发动当地群众,组建了民众自卫武装。

  在江北一条支流上,靠近山脚的一个湖泊里,王大义正在组织雇佣的船工,木匠,紧急赶制各式船只。开始的时候,众人不明就里,直到军官会上,王栋隐晦的提示下,大家才将信将疑的知道了原因和目的。而普通士兵和当地百姓,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明悟王司令此举的真正用意,不禁刮目相看,呼为能掐会算神将军,这是后话。

  经过短暂的休整,王栋召集了少年军和壮士团连级以上干部会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