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八十三章 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_奉系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现在趁乱掌握一点,就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总之不会吃亏。

  至于陶吉平则是前往了纽约布鲁克林造船厂,这是美国最大型的造船厂之一,曾经承建过大量的战列舰,在二战之中,还造过几艘埃塞克斯级航母。

  在去年,正是这家造船厂承接了智利的重巡洋舰订单,结果放了智利人的鸽子。在这场大萧条之中,布鲁克林造船厂也遭受了重创,昔日热闹的船台全都停工了,大量没有完成的船只就这么堆在了船坞上,任由风吹雨打,好不凄凉。

  中国方面刚刚买下了这座造船厂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成了新的东家,这是目前中国在美国最大的收购项目。

  因此作为装备部长的陶吉平才亲自处理,到了这里之后,陶吉平也不由得感慨美国工业的强大,就算是中国最大的大连船厂,也不及这座船厂规模的一半。而美国还有规模更大的纽波特纽斯船厂,这种工业实力,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越是如此,就越坚定了陶吉平要把这座造船厂弄到中国的决心。这也是张廷兰亲自布置的任务之一,不过作为美国海军的重点合作单位,想要弄走绝对没有那么容易。

  因此陶吉平先是向船厂注入5000万美元资本,让工厂将原有的订单继续完成。这些订单之中,有不少是因为下单子的人已经破产才停下来的,甚至还有两艘美国巡洋舰,也因为经费不足,不得不停建了。

  陶吉平相当的大方,将这些烂尾楼全都接下来,就连智利的那艘重巡洋舰也帮着如期建设起来,这也算是大国的风范。

  紧接着陶吉平就代表着中**方,向船厂下达了二十艘油轮的订单,同时还有十艘远洋货轮。这下子沉寂的布鲁克林造船厂一下子就活了起来,这些订单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当然中国不会让他们简单的吃下这些订单,而是要求布鲁克林造船厂必须和江南厂合作,各自生产一半。在困境之中的美国人也不得不答应。

  这是这么一点头,陶吉平就有了上下其手的机会,他以技术合作的名义,将布鲁克林造船厂的骨干力量向中国转移,把重要的造船设备转移,甚至连船厂的配套企业也都不放过,一鼓作气,全都弄回了中国。

  另外他还以布鲁克林造船厂的名义,订购了很多重要的设备,也都弄到了中国。这场搬迁行动一直持续了两年多,靠着美国人的技术设备,江南厂的规模一下子提升了五倍,具备同时开工建造三艘三万吨航母的能力,在整个二战之中,出自江南厂的军舰为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这都是后话,全球一片哀嚎之下,一些小国尤其难受,诸如刚刚采购了中国武器的暹罗和伊朗,以及智利,埃及,阿比西尼西,阿富汗,以及刚刚建国的南华,纷纷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指着资源出口过日子,可是西方国家集体趴窝,他们的农矿产品卖不出去,国家财政日益恶化,全都到了一个极限。

  不少国家纷纷派遣代表,来找中国,希望中国能帮着解决问题。张廷兰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当即提出了倡议,要召开第三届亚非拉论坛,号召各个非欧洲国家,共同商讨应对危机的策略。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