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乾圣16年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大明占有主要的商路港口南非表达了不满,有意夺取南非的主导权……

  但除了后者,朱见济并不在意欧洲人对黑叔叔们的奸淫掳掠。

  因为西方人的天性就是强盗,不让他们去侵犯别人,简直就是活在梦里。

  而加纳这个国家,跟东非那边的也不一样。

  东非那边的人在郑和时期就跟大明朝建立了友好联系,后面把这联系重新连上,他们也没有忘记当年的外乡人,并且接受大明使者的建议,加入了朝贡体系。

  同样用一些丝绸和瓷器,换回来不少的珍贵野兽和黄金。

  但等大明船队走到加纳的时候,后者自认为自己是炎洲大陆上的古老国家,虽然也是一身黑皮,可跟东边的穷亲戚到底不一样。

  不止社会文明发达一点,就连国内本就存在着不少黄金矿产,当初其国王去东北边的埃及、阿拉伯进行交流之时,可是一边走一边撒钱炫富的。

  所以加纳充满自信的拒绝了向明朝称臣的事情。

  对此,明朝也不觉得有所冒犯。

  加纳就在泰西附近,跟大明隔着天涯海角,如果它加入了朝贡体系,以后遇到问题了,大明朝能做到及时支援吗?

  要是没能搞定对方的问题,大明朝的声威岂不是要传到西方,削弱自己头上的光环?

  要知道,目前维护好炎洲角的建设,对于大明的水师来说已经很吃力了。

  如果不是因为炎洲角是东西方航路的重要关口,本地还有矿产,每年都能入账不少,大明朝内部总免不了有人嚷嚷放弃那地方——

  当年辽东可还跟着中原挨着边呢,都有人提议放弃那块寒冷偏远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况炎洲?

  所以当加纳迎来西方入侵之时,大明朝除了给予道德谴责和抨击西方的人权问题,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

  即便有心,也是无力的。

  由此,在西方的流行语里面,仍旧出现了“黄金海岸”这样的话。

  当然了,西方的生产力就那么点,贵族还那么讲究排场,抢来的钱再多,最后也会流入大明境内,反而还让大明朝少了几分恶名。

  这也挺好的。

  “人说三十而立,朕现在做的功业,也不知道当不当得起这个‘立’字。”

  在刚刚过完三十岁生日的当天晚上,朱见济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须发,忽然跟老婆感叹道。

  王氏才把三儿子哄着睡了觉,又要哄丈夫,不由得一阵好笑,“怎么说这话?”

  “现在太平盛世,人人称颂你呢,怎么还在担忧这个?”

  “只是觉得自己还有些东西得去做啊。”

  朱见济把这几年留的漂亮胡子梳好,跟王氏躺上了床。

  他还有心心念念的一条鞭法和新纸钞没有弄出来呢。

  只是一条鞭法,收的是银钱,朱见济需要等待民间流行的银子够多了,才能执行。

  纸钞也是同理。

  没有足够的金属货币作为基础,轻飘飘的几张纸,是很难获得别人认可的。

  而且乾圣朝的一条鞭法,还得包含后世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又是一个大动作,在国家没有改革变法的迫切需求之时,可以慢慢准备。

  现在,朱见济觉得他已经准备好了。

  大明朝也已经准备好了。

  根据皇家银行的汇报,自打新钱币发行之后,有了朝廷信誉背书,加上钱币质量的确超过此前历代,使得乾圣通宝的流通程度迅速提高。

  而日本、吕宋那边,银山金矿被开采,没有外来力量可以阻止明朝把这些亮闪闪的宝贝运回国内,自然增加了大明朝本土的金银储量。

  矿石被熔炼成通宝,进入市场流通之中,随后转入很多人手里。

  即便华夏“囤钱囤粮”的习惯仍旧存在,但随着国内商业的发达,被使用着的钱是不少的。

  这便为朱见济把原来的计划稳步执行,做好了铺垫。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