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6章乾圣朝的荆襄流民起义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活动的背后,还有著名的造反组织白莲教存在。

  作为一个打着宗教旗号,但始终热衷于造反的组织,白莲教宋时反宋,元时反元,明时反明……

  总而言之,不管谁掌权,它都反,可谓是一心一意,从一而终。

  其心性和持久,比起一般教派好多了。

  只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白莲教的“坚持自我”,就成了国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说在朝廷昏庸无能,王朝统治走向末路之时,造反还算说得过去,毕竟不想死就只能去抢官老爷跟皇帝了。

  那时候朝廷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镇压各种问题,是真能做到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

  可你在太平盛世造什么反?

  朱见济扪心自问,他当皇帝还是合格的,起码对外打仗打得赢,对内治理也能提高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为了确保后一点,朱见济还格外重视对信息的收集,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不去其他国家搞事情的时候,在国内很多时候就是在给他收集各地方的物价田土情报。

  数据再多,报告再麻烦,他也是会去看的。

  所以朱见济知道自己这个“圣明天子”,不是某些人拍马屁拍出来的,百姓对自己的小日子也颇为满意,起码比以前好过了一些。

  ……所以,白莲教的造反事业就让朱见济极为忍耐不住。

  对刘通这个不甘寂寞的暴动头目,皇帝下旨一刀砍了,也算给人一个痛快。

  但对被刘通点为军师,实际上就是荆襄之地白莲教大首脑的和尚石龙,朱见济就采取了更严厉的处决方式。

  在刘通事件后,又赶上朝廷强化对宗教的管理,朱见济便再三强调,要抑制白莲教在民间的活动,德云社也全都发动,平时的下乡表演都换成了“邪教害人害己”的主题。

  白莲教这才重新潜伏起来,不敢光明正大的搞事情。

  可惜的是,刘通之后,其部下李原逃过了一劫,没被抓住潜藏入山林,并且在去年发动了新的暴动,同样是集结一批底层人,以及当年的漏网之鱼,自称“太平王”,旗下模仿官方设立了总兵、先锋等军职,另外还有“一条龙”、“坐山虎”等奇怪的东西。

  在原历史上,这两人引起的起义,场面巨大,据说荆襄百万流民基本都加入其中,给大明朝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派了不少兵马才镇压下去,最后采用缓和手段,才使得湖广地区稳定下来,成就鱼米之乡。

  但在乾圣朝,朱见济一来就注意到了荆襄流民问题,而且也是采用温和手段,安抚百姓。

  在有了基本生存环境后,温驯的农民也不会闲得无聊,去跟刘通、李原搞要命的事情。

  所以在朱见济治下,荆襄流民起义之事,比起原历史的,规模要小的多,解决的速度也快的多。

  安远侯柳承庆领军平叛,于一次山洪爆发后,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