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大明不担心通胀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氏本就是个聪慧的姑娘,未出嫁前,她父亲兄长也支持她读书,知古晓今,所以仔细听完皇帝的话后,也算懂了在国家层面上,“钱太多”并非全然好事。

  “陛下放宽心吧,”王氏对朱见济说道,“当年宋朝巨富如此,都未曾出现过大问题,何况我大明?”

  不说北宋,就说只留半壁江山永远北望的南宋,那钱多得也是让不少王朝羡慕嫉妒的。

  根据记载,宋理宗时曾经为庆祝太后生日弄了场宴会,光这一次的花费,数额就逼近大明朝至今为止开铸的铜钱总量了。

  如此也不得不承认,在不抑制土地兼并、鼓励海贸、疯狂盘剥底层老百姓后,大怂的确极为有钱。

  这么有钱的前宋都没有出现过有名的经济问题,更别提大明了。

  朱见济一听,也觉得有理。

  大明的市场如此庞大,历史上大航海开启后,全世界的白银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也没出啥事。

  现在朱见济更提出了不少项目,都属于用钱大户,就算百姓的日常生活吃不下这么多银子,靠着基建也能吃下来,根本不用担心“消化不良”。

  至于配套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朱见济相信,只要自己打好算盘,在执政期间坚持开海方针不动摇,勤劳勇敢的老百姓自然会自己摸索出一套合适的系统。

  做生意搞经济这方面,中国人也算是老祖宗了。

  “陛下年轻着呢,多得是时间去解决麻烦,现在操太多心无用,不如多操心操心妾身~”

  王氏娇羞的搂住皇帝脖子,对他疯狂暗示。

  朱见济最喜欢的就是她在夫妻私下相处时的开放,不会太端着失去情调,能够有效维护天家夫妇之间的感情。

  所以到现在为止,虽然宫里还有几个妃子,可朱见济还是喜欢跟王氏交流体操心得。

  “成婚一年有余,还没有动静……母后和我父母都愁着呢。”

  作为皇后,虽然有皇帝宠爱,万事不缺,但王氏也是有心事的。

  一直没鼓起来的肚子就是她发愁的源头。

  先帝中宗只有当今天子一个儿子,可在朱见济这般年纪,也是下了蛋的,朱见济却没有成功播种的迹象……

  如今的帝室,血脉那么脆弱,必须得小心维护才不至于断绝,也让内外无数人都深切关注着。

  杭太后在宫里礼佛,从来不多过问皇帝的事,却也羡慕沂王年纪轻轻就当爹的光荣伟迹。

  她也想抱孙子啊!

  王氏爹娘也为女儿产生了压力。

  皇帝疼爱自家闺女是没错,但宫里还有其他女人,是不可能独宠一人的。

  眼下小夫妻图新鲜,能蜜里调油,等日后人老珠黄了怎么办?

  又不是人人都有沂王那般的特殊爱好,喜欢跟自己亲妈一样大的女人。

  无法诞下当做依靠的皇子,对于王氏来说,终究不妙。

  “咱们还小嘛,何必急着生孩子?”

  朱见济嘿笑道,“我行不行,你自己最清楚,还怕生不出来?”

  他打成人那天就计划清楚了,以自个儿的身体状况,再活个五六十年绝对不是事儿。

  所以为了防止“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子”的情况发生,晚生优生,对他和未来的储君来说,都能幸福一生。

  反正他是如此决定了的,要不然也不会拉着王氏事后洗鸳鸯浴。

  “你放宽心,就算要生小皇子了,也得你先给咱们生一个,又嫡又长的,天生就尊贵!”

  “母后那边我去说,让她别催着……她儿子才成婚多久,可舍不得娇妻在怀的舒坦!”

  王氏娇哼一声,“那陛下可别忘了这话,我会一直记着的!”

  “我长的像是记忆力差的样子吗?”

  朱见济给老婆香了一个,然后就和王氏继续调笑起来,在日常的繁重政务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旁边的宫人已经习惯了天家小夫妻的热情,都暂时性的耳聋眼瞎,没去打扰二人的白日放歌。

  而等皇帝度过了这段快乐时光后,又是一大堆事要忙。

  那些下乡的太学生们,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北京。

  朱见济这个皇帝兼挂名校长,要去太学的大广场上面,对他们进行一次“毕业演讲”。

  不止是太学生,还有工科院的学子。

  反正广场的面积足够,两个学校的人都是同一时间毕业,一块办了也是省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