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大明的宗室们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广,北方的卫所自给自足的程度还不够高,仍然需要朝廷对其输血支援。

  景泰帝起初还有几个工程在搞,想给自己修座漂亮宫殿和游园,现在也都放弃了,省钱下来办正事。

  国家如此,宗室王爷们如何不能牺牲一下?

  如果省下来给宗室发放的禄米,那官员的待遇也能进一步提升了啊!

  言官和御史们的绩效考核过后,年终奖金都很高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弹劾揭发同僚的不法行为来换钱,同时给自己挣个清流刚正的名声。

  可是普通官员就不行了。

  奖金就那么一点点,如果某天迟到了还得被扣工资。

  更离谱的是,朝廷虽然在逐渐放弃差不多沦为废纸的大明宝钞,可发工资的时候偶尔也能看到这东西的身影。

  毕竟宝钞是大明法定的货币,有时候朝廷缺钱,就拿它出来凑合一下。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小太子参政后大方的薪资待遇,是不能再忍受被大明宝钞统治的阴影了。

  听阁臣李贤传出的风声,一旦宗室待遇缩减,朝廷省下了一笔支出,那么以后官员的俸禄都能够被换成正经的银钱。

  钱财的指引也是让臣子们同意皇帝对宗室下手的动力之一。

  “可我不同意!”

  消息传到各地的宗室中,有人闹了起来。

  “太祖皇帝优待子孙,这是规矩!怎么能够说断就断?”

  没玩!

  “我要进京,找皇帝说道说道!”

  宗室震动,德高望重的襄王朱瞻墡自然也坐不住,预备上疏跟皇帝说些“祖宗成法不可变”之类的废话。

  结果没等他想好措辞上奏天子,皇帝就派人把他和其他几位颇有名望的王爷找了过去。

  像秦王朱公锡、晋王朱钟铉、周王朱子埅等等,都被召入京城。

  而这些人,都是太祖时期定下的亲王,世系是目前大明王爷中最长的。

  朱瞻墡知道进京城要讲什么事,干脆的放弃了写到一半的奏疏,登上马车奉诏而去。

  “今日要说的是家事,所以大家行家礼便可,无需多虑!”

  景泰帝坐在主位上对着各位王爷说道,可自己跟儿子的屁股一点都没动,显然是另一个意思。

  如果行家礼,那他应该带着儿子跟王爷们行一下叔侄或者兄弟之礼。

  好在这群王爷们都颇有眼力,假装听不懂皇帝的话,坚持行君臣之礼后,才敷衍的转达了下亲戚问候。

  话题随后进去正轨。

  “我家子孙众多,一旦不能受爵,还如何活下去啊!”

  朱瞻墡首先发言。

  毕竟在列座之中,只有他跟皇家的关系最亲密,经常过年的时候进京拜访。

  景泰帝跟儿子对视一眼,后者笑着说道,“朱家都是好儿郎,怎么离了禄米,就不能活呢?”

  “我等宗室,不事生产,没了供养,便是走上死路了!”老襄王泫然欲泣。

  朱见济一扣腰带,摸上最近养回来的小肚子,笑得更开心了,“既然如此,那准那些除爵的宗室读书科考,自谋生路,如何?”

  朱瞻墡噎住了。

  他没想到天家如此果断,一改还改两个。

  本意是想卖卖惨,阻止皇帝推行这个政令的。

  不过朱瞻墡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子孙谋福利,毕竟他的襄王世系才到第一代,距离不再拥有爵位的镇国中尉还很遥远。

  他只是先拿某些求上门的亲戚当最开始的借口罢了。

  “可是清查田亩……”

  朱瞻墡摆出一副扭捏姿态,“此前没有过这样的例子,一旦也要定额缴税,臣恐怕无法再供养自己了。”

  说着说着,他还泪目起来,“臣就藩襄阳府,天高地远,只能靠着名下田土生活,哪里有多余钱财交税呢?”

  这种话说的,

  朱见济都脸红了。

  秦王,晋王他们也跟着附和,表示他们好穷,穷到交不起税,只能躺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上面等死。

  而且除了田地,宗室名下的各种生意也得被查。

  这让他们如何舍得?

  那都是钱啊!

  景泰帝哀叹一声,忽然对儿子说道,“看来还是青哥儿有见地,还是按你的意思来吧!”

  这群人果然会死皮赖脸的不肯交钱。

  自己还是想的太美,没有跟儿子一样,早就看穿他们的德行。

  朱瞻墡等人一头雾水。

  直到穿着甲胄的朱仪大步上前,手里拿着一份名单。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