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南孔来的孔公诚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一用几十年,现在想改也来不及了。

  除非他们能跟北孔一样不要脸,为了在蒙元当官还给自己改个蒙古名。

  所以南孔必须事事小心,不能让别人找到攻击的地方。

  孔公诚深明此理,跪在东宫的地板上犹如一块老石头,不敢挪动。

  他面前这位太子虽然年幼,可却是手握实权的。

  孔公诚可是听说了,他面圣之后,当时陪侍的江学士被皇帝呵斥了一顿,貌似与太子有关,然后昨天江侍郎就接了让他去地方布政使司为官的调令,还是贵州那样的穷地方。

  江侍郎哭天喊地无人应答,最后还在去吏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被王文冷嘲热讽了一顿。

  由此可见,小太子有多么的得天子爱护。

  鬼知道这位小爷对自己是何看法!

  “听说此前,礼部那边已经考校过你的文章功夫,父皇对你也颇为欣赏……孤今日,便不问你圣贤书上的东西了。”

  朱见济给孔公诚赐座,看对方只敢小心的拿半边屁股蹭上凳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这识时务的态度,比起北孔高上好几个层次。

  “孤听说让爵之后,你们家世代耕读,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其实南孔的人在大明建立之后,也曾有过出仕,但当的官大多是翰林院里的清谈者——

  这种官职放到眼下,也许高贵。

  但在大明开国之初,注重实务,显然是把南孔拉过来一块当吉祥物的,而且官职较为低微,属于可有可无的那种。

  完全比不上北孔的各种优待。

  “我等读书之人,虽离不开研读经典,但也不能浮华到不理俗世……人活在世,是离不开穿衣吃饭的。”

  “所以我家耕读,宜人身心,称不得苦。”

  朱见济对孔公诚这样的说辞非常满意。

  他眼睛一撇,注意到对方双手之上竟然还有几个茧子存在,便发问,“孤看你手中老茧,不像是舞文弄墨磨出来的样子。”

  孔公诚乖乖回道,“草民年少时,家父便去世了,为了奉养老母,便亲身躬耕,时至今日,仍不敢忘当日心情,时常往来于田亩之间。”

  “这是好事啊,”朱见济溜过去拉起了孔公诚那双沧桑的手,“比起北孔那些人的不知稼樯,先生更有孔圣遗风。”

  “难怪当年野蛮如蒙元,也要赞叹汝祖。”

  “希望先生继任奉圣公后,能够保持这种作风,以为天下表率。”

  吉祥物也要发挥吉祥物作用的。

  朱见济可不像白花钱。

  孔公诚秒懂朱见济的意思——皇室绝对不想再被孔家欺骗感情。

  如果再来一次,南孔的下场估计会比北边亲戚还惨。

  于是他感动的对小太子说道,“我家不过依托先祖之福,才得天家青睐,如今众正盈朝,天子英明,何德何能,为天下之先?”

  何况北孔事件在前,这名声在民间也臭了。

  但凡有集报纸爱好的,都能看出来在大辩论的后期,越来越多的人披着马甲跳出来反对孔家。

  反正键盘侠永远存在。

  “在草民看来,天家和睦,朝野皆知,这才当为世人表率!”

  “我孔家有过在先,为防止日后子弟堕落,还请天家时刻鞭策。”

  这就非常上道了!

  朱见济都没料到这老头子如此会说话,当即笑了出来,极为的祥和。

  果然南孔就是北孔有脑子一些。

  有些人被宠的久了,就容易忘记自己身份了。

  “以后还请先生多多担待了,”朱见济和孔公诚相谈甚欢,“陛下和孤对你都很满意,想来不久,赐爵诏书就会下来。”

  “到时候,你南孔一脉,就要重回孔圣大宗之位了!”

  当年孔洙让爵,实际上表明的,是他不想出仕于蒙元,起码是不想让“衍圣公”这个招牌给蒙元拿去忽悠人的意思。

  所以原本属于旁系的北孔才得以被蒙元扶持上台。

  可现在,世道变了!

  就算忽必烈下旨不准南孔之人承爵又如何?

  他的大元都灰飞烟灭了!

  大明这叫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孔公诚老眼通红的感谢着小太子,倒也没有再多废话。

  人嘛,

  有默契最重要。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