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景泰7年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和工部要做一个表,计划好顺天府周边哪里要铺设水泥通路,把花费算好。”

  文渊阁,日常的内阁会议中,朱见济对着旁边落座的大明骨干们说道。

  石璞和张凤应是。

  再说了几件关于基建发展的事,朱见济随后又提着腰带,胖脸一皱,不高兴的说道,“眼下已经入暑了,南方那边要防着洪汛,北边也不能放松。”

  就在前几天,山东的几个地方长官又上了奏疏,说才修理过的黄河再次决堤,淹没了数州之地。

  这都到夏天了,去年冬天种下的麦子都快熟了,结果来这么一遭,气的景泰帝跟朱见济一块躺着冒烟。

  黄河多重要?

  前几天财政困难,但朝廷一直硬着头皮给治理的人发钱过去,组织修复,结果河堤投入使用不过一年,就坍塌崩坏,让本就不富裕的大明朝雪上加霜。

  结果当然是皇帝直接下令,让山东那边的锦衣卫直接把当初的负责人给抓了,不能因为人已经继任或者调走了就不管。

  做这种事,要责任追究到人,没有过期的条件!

  然后就是继续想办法修复河提。

  利用这件事,本来就在大辩论中风头出尽的徐有贞再次被提名——

  因为在出事的河段中,只有徐有贞负责的那一块没有问题发生。

  景泰帝于是又命徐有贞继续去往山东,办理这件事情。

  徐有贞有点小委屈。

  其实他是不喜欢劳累工作的,他更热爱待在京城里的日子。

  奈何顶头上司下令,他不得不办。

  这一次,朱见济让朱骧也跟着过去了,顶着工程不再出现失误。

  自打卢忠复出,朱骧在锦衣卫的地位也逐渐尴尬。

  在今年五月份,景泰帝就在儿子的提议下,把朱骧调任去了大理寺,同样给人一个“同进士出身”的恩赏,提拔卢忠重新成为指挥使。

  于谦大爷对此接受良好。

  他起初也是觉得,自己当了六部长官,女婿跑去当锦衣卫头头,有点过分了,毕竟锦衣卫明面上只负责皇帝倚仗,可干的啥大家都清楚。

  这种职位本来不适合让大臣或者其家属担任。

  但景泰帝觉得这是“君臣相得”的表现,当初卢忠被甩出去当流浪犬,景泰帝也处于恍然的无助之中,需要来自于谦的安慰,便提拔了朱骧。

  现在这个奇怪的安排终于被矫正,于谦都觉得舒服了些,景泰帝也只是单纯的替自己的忠犬回归而感到高兴。

  “今日就到这里吧。”

  “六部要做什么,把表格做好发来内阁,阁臣要列个章程出来,再让太子和朕看看,尽快一些。”

  景泰帝跟儿子手拉手的起身,走出文渊阁。

  他们父子要锻炼去了。

  距离原本历史上景泰帝去世的“景泰八年”越近,朱见济就越黏着好爸爸,恨不得把自己栓在他爹腰上。

  虽然夺门之变是不会再有,但他们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