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0章 先比着再说!(求订阅~月票!)_百万调音师:我只好亲自上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界,提升知识思想,进而让“审美”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精神与道德层面。

  就仿佛所谓“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这句话一般。

  可以激励行业,但不能当成既定事实,不然只能反映出大众理解与真实行业存在巨大的鸿沟,当真的话,只能显的很无知。

  人类的发展中,审美本就该是进化的。

  现在却有倒退的趋势。

  也正是因为这“鸿沟”的原因。

  音乐学院逐步开设流行作曲专业。

  如何以专业的素养去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导大众提升审美。

  起码不要让音乐的发展与人们审美速度再一次失衡,导致鸿沟更大。

  是音乐人考虑的事情。

  不能“大众喜欢就好,管它是否专业”,因为大众能有喜好,却对你专业的东西不了解,也没必要了解。

  所以,绝对不能用“假”东西忽悠大众,让大众觉得“这个才是正确的”。

  身为音乐人的李少杰与高慧洁。

  自然对这些东西更懂,也都是为之努力着。

  艺术需要高度,也同样需要接地气。

  所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队选手开始走入人民,参与进来,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更深更高级的“美学”。

  审美很简单,无非就是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乃至于生活环境有关。

  提升审美为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而是从第一感性的角度,去让人们见识更广阔的东西,进而有助于人们提升思想与价值观,人生观。

  然后从中获得思想,获得力量,获得更好更棒的生活环境,去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赞美生活,甚至是改变生活。

  所以,艺术的大众化很迫切。

  其实,想要“大众化”并不难。

  “情绪”的共鸣。

  起码,拥有扎实基础能力的唱作人,在音乐本身技术空间来说,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并不是单纯凭借歌词,或是为悲而悲的负能量。

  李少杰与高慧洁对这些自然是看的很清楚。

  身为优秀的音乐人,是必须要考虑这些东西的。

  保证“基本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更加贴近生活。

  还能更加“新潮”,但不会“新潮”到大众难以接受。

  就着这些问题,在录制的这几天,李少杰都会在录制结束的时候和高慧洁交流。

  交流中,谈了很多。

  互相之间的讨论,几乎可以写出很多篇学术论文。

  看的身边的宋雨萌与秦盛荣从瞠目结舌再到麻木。

  能懂,但只能懂一点点

  “其实,我对于创作上的东西,并不是那么严格的。”

  李少杰微微一笑。

  “创作是一件自由的事情,但首先,创作者得先明白自己做的东西是个什么。”

  “唉,基础的东西,现在居然变成了及格线。”

  高慧洁撇了撇嘴。

  “其实问题不大,只是需要让我们拿出更好的东西,而且这个更好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