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浴血昌邑,李氏部曲多豪杰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有的地方依旧索取无度,显然赵咨不是这类人。

  “赵云见过大王,见过赵相!”赵云下马行礼。

  刘祗向后张望一番,见着赵云的骑兵军容之后,啧啧称奇,忍不住对赵咨赞叹道:“真乃雄师也,难怪渤海王征战,无往不利!”

  “赵将军请入城,府中已备酒宴!”赵咨邀请道。

  糜竺怕赵云拒绝,轻声道:“子龙,初次前来,拒绝恐失了礼节,东海王有意投靠渤海王,你不妨先熟络熟络。”

  赵云心有犹豫,但还是选择了听从糜竺建议,入城了。

  路上,糜竺又给赵云介绍了一下东海王的情况,这一支宗室,也是刘秀之后,和刘擎算是同宗,而赵咨,乃是桓帝旧臣。

  就这么一句桓帝旧臣,赵云就可以理解赵咨有投效渤海王的想法,如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幼帝被董卓把持,袁氏在汝南另立朝廷,徐州东海虽然天高皇帝远,中原之事多半不会牵扯到这里,但若真要选,他有更好的选择——桓帝之侄,渤海王刘擎。

  当然,这一切,也少不了糜竺的奔走与付出,赵云似乎也越来越意识道,糜氏在徐州的能量,比主公预想的,还要大。

  至少在琅琊东海两地来看,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两个郡国,糜竺确实有点东西,难怪敢直接和渤海王做交易。

  赵云在东海王府受到了高规格礼遇,还破例饮了酒,东海王刘祗在席上当众宣布,若渤海王驾临,他会携东海臣民投靠。

  宴会结束之时,天色已近黄昏,赵云只好命令兵马在郯县休整一夜。

  翌日,赵云告别了东海王刘祗与东海相赵咨,在糜竺陪同下,继续领兵向西南行进。

  目标:彭城国,武原县,也就是陶谦的核心区域。

  ……

  陶谦自山谷中逃出之后,收拢了五千余散兵,与陈登汇合。

  “公祐啊公祐!公祐这是为我而死啊!”对于孙乾以命相搏,为他争取了一条生路,陶谦心中十分难过。

  “使君节哀,公祐尽忠殒身,乃是抱大节而死,换得使君生,想必他泉下有知,当死而瞑目。”陈登安慰道。

  陶谦军沿着泗水向南行进,山谷一把火,物资丢的丢,毁的毁,虽然收拢了不少兵马,但陶谦深知这样的兵马毫无战斗力,即便他们是骁勇的丹阳兵,于是陶谦下令,沿泗水南下,很快就能到达彭城国境内的城池广戚县,到了那里,就可以补给了。

  “元龙,此行我军虽败,你说山阳郡如今如何了?”陶谦问。

  陈登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陈登:我和你一起逃命,我怎么知道山阳郡的情况。

  “使君,我军虽败,不过张辽为了伏击我军,自然延误了救援山阳,想必梁国兵马已经攻陷昌邑了,山阳郡守军乃是钜野豪强李乾,保田卫庄或许可以,防守城池,岂不儿戏!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