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刘擎取地,轻而易举_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城中军粮,多数已经被耿鄙送掉了。

  “诸位!傅燮本就是带兵之人,今日你们愿意站出来,傅燮感激不尽,若是不弃,可随傅燮一同离去!”

  跪地的骑兵们面面相觑,脸上笑颜展开,傅太守竟然同意了,他不用死了!

  他们竟然胜利似的欢呼起来。

  唉,人心尚在,斗志尚在,偏偏走到这步田地!

  傅燮对杨会道:“看来我并不适合做一个太守,走吧,你我换一个地方战斗!”

  杨会不解其中意,不是说了要回老家吗?

  ……

  刘擎回到雁门郡,此次太原之行,圆满结束。

  回府时,荀彧正紧锣密鼓的准备云中定襄二郡之事。

  “主公,骞萦公主兵马已经就绪,经强阴县,便可兵临定襄,只等主公一声令下。”荀彧道。

  刘擎一副慵懒姿态卧坐木榻之上,手里看着一份份积累的信。

  “夫人在等我的命令,我也在等命令呢!”刘擎漫不经心道。

  荀彧疑惑,主公历来发号施令,为何还要等命令?谁的?

  看出荀彧困惑,刘擎便打趣道:“猜猜!”

  “并州牧?”荀彧猜道。

  嗐!没劲,一针见血!

  看着刘擎表情,荀彧知道自己猜对了,笑道:“主公可真好本事,不知用什么和并州牧交换的?”

  “文若以为,我身上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听着意有所指的问话,荀彧笑道:“自然是主公的眼光了!若荀彧猜的不错,主公一定和他说了雒阳局势。”

  “什么都瞒不过文若,我确实说了,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主公,这个月,又发现了两座煤山,甘来负责的铁矿,似乎也有些进展,加上滹沱河旁的船坞,原地打造木船之后,便可通过水运将块铁源源不断送到常山石邑工坊么,主公所谓的铁产业,即将形成!”荀彧汇报道。

  “好事!话说,我已有多月未见甘来了。”

  说着,又取过一封新的信展开来看。

  一看上方文字,刘擎突然端坐起来,如此秀丽的字,也只有昭姬才能写得这么好!

  荀彧说完事,便自行退下了,刘擎埋头信中的刘擎。

  蔡琰来信,称岳父蔡邕一家已到常山。

  信中还提到了她与父亲关于大规模开办学堂的想法,这件事,蔡邕不同意!

  刘擎倒没那么意外,经文传家,经典传世,在汉代,受教育权几乎是这个阶级垄断之物,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他们本能的会保护它。

  他们挑选学生,将学生发展成为门生,举荐学生,成为故吏,一层层勾勒在一起,编织成一张巨大的士族之网。

  教育大家也不能例外,看来还是要自己亲自前去劝说了。

  并州之事,看来得加速了。

  一日后,刘擎收到了州牧董卓的手令,以刘擎为破虏将军,总领边郡对鲜卑战事,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四郡兵力,悉数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